高新一小举行主题班队会。 高新三小老师给学生讲红色故事。 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我市凤县组织、策划“两当兵变”;解放西北的关键性战役——扶眉战役在我市眉县打响……宝鸡是“红色文化”的聚集地,而“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奋斗史,是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活教材”。那么,我市是如何巧用这本“活教材”,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呢?
红色教育+本土资源
扶眉战役纪念馆、凤县革命纪念馆、宝天英烈纪念馆都位于我市境内,那么,学校的红色教育应该如何巧用这些本土资源呢?
“思源馆”便是眉县常兴中学的妙笔。常兴中学临近扶眉战役纪念馆。于是,他们因地制宜,依托扶眉战役的历史背景,建起了“思源馆”。
走进“思源馆”,与扶眉战役相关的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幽深的“历史长廊”。顺着这条“历史长廊”,学生们找寻到了“红色文化”的精髓。
常兴中学校长史峰说,“思源馆”不仅让学生们通过扶眉战役的历史,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让学生们学会了“饮水思源”,感恩革命先烈的同时不忘传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争当祖国的栋梁之材。
“红色”校本教材是凤县双石铺小学的妙笔。双石铺小学是百年老校,曾与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创办的工合学校合并,1942年改名为“双石铺培黎学校”,何克任校长。为此,双石铺小学充分利用这个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出《红色教育读本》《红色教育之励志篇》等校本教材,进行红色教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红色校本教材在双石铺小学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变成他们言行举止中的一部分。这不,在红色校本教材的指引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有爱国心、成才志、好习惯的品学兼优生。
就是这样,我市巧打“红色”资源牌,让“红色基因”在中小学生中代代相传。
红色教育+重大节日
清明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如今,在我市中小学校,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份“红色教育”时间表。
“这份时间表的作用是将红色教育和重大节日巧妙结合,进而产生1+1>2的神奇效果。”宝鸡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杨爱魁说。
红色教育和重大节日相加,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不妨看一则事例:
6月1日早上七点多,凤翔县横水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王煜便和他的小伙伴们早早地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雍城电影放映公司。
原来,横水镇中心小学巧借节日良机,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红色礼物”——参观“胶片上的红色记忆”红色电影展……
《周恩来》《百团大战》《地道战》……在红色电影展上,学生们不仅零距离接触了4000多部红色电影胶片和各式各样的老式电影放映设备,还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等经典影片。
红色电影展邂逅儿童节的方式,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信,我们听一听孩子们的说法,“电影展讲述的红色历史比课本更鲜活、更生动。”“今年的儿童节让我知道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电影放映设备越来越先进,说明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红色教育+创新形式
说一说革命历史、听一听革命故事……这是传统的“红色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以说教为主,教育效果不佳。为此,我市不少中小学校纷纷创新教育形式,让学生们真正走近“红色文化”。
我市高新三小的做法是游戏式传承法。以“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来说,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整个游戏分为瑞金整装出发,浴火奋战湘西;遵义召开会议,生死攸关转折;水急江险桥危,横渡巧夺飞夺;翻雪山过草地,胜利大会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中设定了两人三足、跨越障碍物等学生喜爱的游戏。学生们玩游戏的过程其实也是熟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更是用“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不怕苦、不畏艰、不掉队、不放弃、讲协作、讲团队等理念的过程。
我市陈仓高中的做法是把课堂搬进纪念馆。例如,每年3月是学雷锋月。当不少学校在书本上学雷锋时,陈仓高中却将课堂搬进了雷锋藏品纪念展览馆。在纪念馆中,学生们看到了雷锋的胸章、穿过的衣服、用过的搪瓷杯,聆听了雷锋的许多感人故事。
说起将课堂搬进纪念馆的原因,陈仓高中校长王存科说,提起雷锋,人们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经典形象:手握冲锋枪,头戴雷锋帽,目视前方,气宇轩昂。这样的雷锋距离学生太遥远,他们希望用课堂搬进纪念馆的方式,拉近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
红色教育+本土资源,红色教育+重大节日,红色教育+创新形式……类似这样“红色教育+”的方式在我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教育人用“红色教育+”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