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馆里聆听红色故事
每年的七八月都是旅游旺季,学生放假,不少父母或青年人也会选择这时休年假,与家人一同游玩。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一部分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看山望海的观景之旅,而是希望能有一段有着明确目的、丰富内涵的文化主题旅游。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宝鸡正是一个绝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一场红色主题旅行,不妨从纪念馆开始。
发生在宝鸡的扶眉战役在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它彻底结束了胡宗南在西北的反动统治,为彻底解放大西北奠定了胜利基础,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这首伟大史诗中的雄壮章节。为了纪念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战士,1953年,经宝鸡行政专员公署批准,由扶风、眉县、岐山三县政府在眉县常兴镇联合修建起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1954年,陵园开始收殓安葬烈士遗骨,1955年开始征集烈士遗物、文史资料等,到了1972年,省民政厅拨专款增修了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新世纪以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不断改建、扩建,不但修建了牌楼、纪念亭、纪念园及群雕广场,战役纪念馆也被扩建,内外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年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收获多个“国字”称号: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还是陕西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现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据统计,陵园建园以来,接待祭奠者、瞻仰者累计已达130万余人次。
在火红的七月,游客可以来这里,在战役群雕前瞻仰战士坚毅的面庞,在烈士纪念碑和墓碑前了解烈士生平,还可以在纪念馆里徜徉,从一件件红色遗物上感受先辈们的艰苦和家国情怀。
让我们再将目光投向凤县。凤县不仅有着如诗如梦般的美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凤州古镇,凤县革命纪念馆拔地而起。革命纪念馆建在习仲勋革命旧址“刘家大院”前方,当年,习仲勋把这里作为秘密集会地点,经常组织党员在这里研究革命工作,开展兵运活动。纪念馆馆藏珍贵历史实物近200件,辅以高科技的声光电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还原红色故事,让参观者印象深刻。在双石铺镇的路易·艾黎与乔治·何克旧居前,一座崭新的中国工合纪念馆正拔地而起。这座工合纪念馆以路易·艾黎与乔治·何克旧居为核心,用多种方式对发生在凤县的工合运动进行全面回顾,并修建有景观公园,预计不久后就能向公众开放。
而在市区,也可以感受红色文化。在市区炎帝园一角的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每周都有不少游人前来参观。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和陕西军区修建宝(鸡)天(水)铁路的丰功伟绩,悼念在筑路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当我们漫步在公园之中,抬头望去,高耸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伴着不远处经过的火车的鸣笛声,不论何时都会让人心潮澎湃。
像这样的纪念场馆,在各个县区还有很多,鞠躬,为英烈献上一束花,会让红色之旅的仪式感更强。
在遗址中感受红色记忆
如果说纪念场馆不够直观,那么宝鸡还有不少红色遗址,这些遗址有的就在市区,有的则藏在山村之中。近年来,这些遗址都受到了妥善的保护,如果前往这些地方参观,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先辈的筚路蓝缕和家国情怀。
今年1月,位于市区的宝鸡申新纱厂遗址被工信部授予“国家工业遗址”牌匾,成为国家首批工业遗址,也是西北唯一一家。只要去金台区的长乐塬,就能看到一排窑洞,这排窑洞,在抗战期间可是立了大功,作为从武汉迁来的民族企业,申新纱厂就是在这排窑洞中,顶着日军的轰炸,源源不断生产着,支撑着整个西北战区的棉纱供应。这个“窑洞工厂”,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现如今,这个“窑洞工厂”和附近的申新纱厂办公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历史遗迹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它们见证着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历史,也是民族工业精神的重要承载地,更是宝鸡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而在渭滨区高家镇的太寅村,至今还有村民收藏着的一些特殊遗物。这些遗物都是在这里接受改造的日本战俘留下的。1938年,辽宁人汪大捷受命担任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一俘虏收容所所长,这个收容所里管理的多是日本战俘。汪大捷将收容所取名“大同学园”,实行学校式管理,以“德法世仇,中日殷鉴;以德报怨,化敌为友”为校训,用中国传统的仁爱、大同思想教育战俘,化干戈为玉帛。
第二年,收容所从西安迁至宝鸡太寅寺,也就是现在的高家镇太寅村,继续挂牌“大同学园”。在学园的教育下,大部分俘虏思想进步明显,撰写了悔过的“感想文”。当时,学校鼓励日本战俘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卖给附近村民,换些零用钱改善生活。所以,不少村民家有日本战俘制作的印章盒、首饰盒等。学园通过授课,让日本战俘知道了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这样的形式,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实属罕见。
在青山中寻找红色足迹
宝鸡的红色旅游,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寻找到红色的足迹。从西山到秦岭,从山区到平原,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段独属于自己的红色往事,每一道峪口都走出过革命队伍。七月,不妨走进青山,沿着一串串先辈留下的足迹,走进那段红色的记忆。
在凤县草凉驿村外的黑山上,有几处坑道,村民都说,这是1949年解放军在这里挖出的战壕。那一年的10月,胡宗南军企图再度北犯宝鸡。在凤县,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军驻扎在草凉驿村黑山的阵地进攻。经过激战,我军歼灭了敌人的加强营,击毙了营长。国民党随后又偷袭黑山东侧制高点,被我军及时察觉,国民党部队只好发动强攻。我军战士毫不畏惧,顽强阻击,最终将敌人击退。
太白县黄柏塬镇的皂角湾村中,人人都熟知红军过境的故事,在这里还有红色标语遗存。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向鄂豫陕边实行战略转移,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后,从河南罗山入陕西。1935年3月,红二十五军来到皂角湾村,副军长徐海东住在农民向安银家里,用向安银家的粮食做了一顿饭,付了四五十个铜板。临走的时候,徐海东看到向安银穿的衣服很单薄,山里的三月还很冷,徐海东便送给向安银一件衣服。胡成风家也住过红军战士,战士们用胡成风家的粮食做了一顿饭,主人不在,他们就把八枚银圆放在他家的香炉里,在墙壁上贴了张字条:“胡成风老先生,给你的银圆请查收。”
当时,红军在皂角湾村宿营,正值春荒时节,为了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红军将土豪家的粮食分给缺粮群众,帮助群众度过春荒。在许家祠堂墙壁上,红军战士写着“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的标语,经过当地群众的保护,这条标语至今还留存在许家祠堂。
麟游丰塬村在陕西党史上赫赫有名。上世纪30年代,中共陕西省委地下党员赵伯经在这里成立了游击队,王乐天、许晓东、陈世业、刘章天等积极响应,队伍靠1把驳壳枪和3支“汉阳造”起家,打土豪、分粮食,救济灾荒,并发动群众,抗粮抗款。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熊熊燃烧。
陈仓区拓石镇石家滩村里至今流传着“习仲勋风雪渡渭河,众乡亲午夜送亲人”的动人故事。上世纪30年代“两当兵变”后,习仲勋率部北进,国民党政府从天水附近调集了大量兵力围追堵截。枪林弹雨中,习仲勋率部来到石家滩村时,追兵将至,风雪连天,一行人饥寒交加。石家滩村质朴的村民们向红军伸出了援手,午夜帮助红军继续北进。到现在,红军战士曾短暂休息吃饭的房屋仍保存完好,村上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将其打造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到这里接受教育。
而凤翔县陈村镇的紫荆村“西府出击”战役彭德怀前委扩大会址旧址,已经在今年成为宝鸡市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1948年4月,为了攻克西府重镇宝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在紫荆村驻扎四天四夜,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商议部署作战方案,拉开了西北解放战争的序幕。这些年,紫荆村修建了彭德怀“西府出击”纪念广场,并对解放宝鸡前委扩大会议原址的窑洞进行了加固维护。这样的举动,也引来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数不清的革命英雄,说不完的战斗故事,探寻宝鸡的红色记忆,会让您看到这座现代化城市鲜为人知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