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南寨镇走马堎村拥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典故。历史上,唐、宋时期有两位皇帝曾先后在此驻足观光,留下了让村民津津乐道的传说。赵匡胤走马歇脚的地方
走马堎村这个地名的来历,和村里一棵消失了60年的古槐树有关。
“那是一棵生长了近千年的‘龙爪槐’,小时候我经常在树下玩,可惜上世纪60年代被伐掉了。”村里一位老人说。
说起这棵“龙爪槐”,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村民世代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后周为将时,率兵西征途经此地,在村子西南方向的一棵槐树下歇息,他将所戴战帽挂于树上,战马拴于树干。赵匡胤走后几年,此树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其色墨绿,生长茂盛,虬枝弯曲伸展,呈龙飞凤舞之态。树下寸草不生,光如场面,树冠所及之处绝无虫蚁,盛夏时节凉爽异常。因其树冠巨大,枝条状如龙爪,村民叫它“龙爪槐”,从此成了村里的一大景观,远近闻名。此树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还存活,可惜在大炼钢铁时作为燃料被伐烧了。
赵匡胤没想到,当年他骑马经过此处,在树下歇个脚,不光“旺”了一棵树,还留下了村名“走马堎”。看此村地势,西起岗岭,东至东台坡边,是一条弯弯绕绕、起伏不定的土堎。村民就依堎而居,南北垦荒而种。实际上,走马堎村周边有很多地名,比如马家河、马鞍山、立马寨、铁锹山等等,都和这位大宋开国皇帝有关。
这个传说由来已久,但与中国民间的诸多地名成因一样,无法找到证据,只是隐约表达着千百年来此地居民曾经有过的经历。但另外一个皇帝,却在这个村子里留下了一座古刹。
李世民在此祈子还愿
话说赵匡胤并非光临“走马堎”的第一个皇帝,早他300多年前,秦王李世民就已经来过,为的是求子。
相传唐高祖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走马堎”一带有个寺院,名曰园阳寺。那时年轻的秦王李世民正转战南北,路经此地,进园阳寺还了个愿。还了个啥愿?原来媳妇长孙王妃给他生了个儿子,之前他曾来园阳寺许过愿。眼见园阳寺祈子灵验,李世民感叹说:“干脆就叫祈子寺吧!”李世民登基后,派大将尉迟敬德监修,建祈子娘娘大殿,正式命名“祈子寺”。
正像中国所有的古庙院一样,祈子寺后来几兴几废。宋朝中期增建湫神殿,宋末均毁于战乱,明朝又重建。到清朝乾隆三年,寺院已形成三进院落,占地三十余亩,据说寺内处处千年古柏参天,西边崖上松柏交映,远近闻名。当时有个在寺院挂单修行的麻真人,后坐化于祈子寺西南之麻师洞内。今祈子寺内保留一通民国二十五年立的麻师碑记,记载了这件事。
祈子寺到民国后期,日渐颓废,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旧物荡然无存,现存几间佛殿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的;但铸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的祈子寺古钟,历经波折,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
据村支书李虎生介绍,古钟重达两吨多,原来安放在祈子寺坡口一座砖木结构的钟楼内,2011年深冬的一个雪夜突然不翼而飞,村民赶忙报了警。此事经一年多时间才结案。原来,古钟被文物贩子偷走盗卖,几经转手,历陕西、河南、河北等省,最后被倒卖到北京。祈子寺古钟被追回的那天,村民敲锣打鼓将古钟从千阳县城迎了回来。
为吸取教训、更好地保护文物,走马堎村村民拆掉了原来的砖木钟楼,集资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钟楼,将古钟悬挂其上,并派专人值守。
记者登上钟楼观钟,见古钟铁铸,高1.3米,直径1.1米。其身铭文有“嘉靖二十二年本寺重修……”等字样,记载了祈子寺的地理位置及当时铸造组织的情况。试着敲击此钟,其声果然雄浑深厚,在空旷的山野久久回荡。
宝鸡西北部山区,关于长孙皇后的传说特别多。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也许有些历史,被时间的尘土掩盖,只留下传说,让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