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
——我市加快教育事业追赶超越步伐扫描


  

本报记者周淑丽

  教育是强国之基、兴国之要。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以人民满意为落脚点,由基本均衡朝着优质均衡的发展路子大步迈进,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孩子们不仅“有学上”,更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从“增量”到“提质”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近年来,发生在我市教育方面的显著变化就是,遍布城乡的校园数量多了,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好的名校更多了。
  在家门口上名校,对宝鸡人来说已经成为现实。近年来,宝鸡市以“教育创强”为抓手,以“优质教育普及行动”为支撑,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在陕西省率先实现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县两个“全覆盖”,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为推进全市教育从县域均衡向区域均衡过渡,我市又组建了“城乡教育联盟”,打造以城市、县城为中心的城乡教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立交桥”。比如凤翔县唐村中心小学与县城西街小学,在组成学校联盟后,相互派出5名教师进驻对方学校,一学期下来,唐村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西街小学骨干教师,回到本校上汇报课时受到评委高度赞扬,大家说:“再有不到两年时间,唐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就可以与西街小学实力相当了!”唐村的农村孩子,将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软件”和“硬件”同提升
  通过连续多年的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不仅提升了,软件环境也上去了。不管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学生在学校里喝直饮水、洗热水澡,已经成为十分平常的事情。
  据初步统计,仅去年,全市就投资4.2亿元实施了129个教育项目,已建成投用69个,完工24个,极大改善了城乡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同时,发放贫困学生资助及营养计划资金6995.87万元,惠及学生99421人次,让学生吃得饱、吃得有营养,能够在好环境的滋润下茁壮成才。
  若要谈这些年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最有发言权,尤其是扎根农村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们。
  “你看,现在我们的学校里也都是水冲厕所、集中供暖,操场全部实现了硬化。在所有学校,以前那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一位老师说,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现在镇上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与市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百年树人德育为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教育,各中小学校通过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开展红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唱红歌等活动,把红色教育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中,寓教于乐。凤县双石铺小学前身是“双石铺工合小学”,学校依托这个背景,组织教师先后编写了《红色教育读本》《红色教育之励志篇》等校本教材,将校园红色基因传递给青少年,使革命精神得到了有效传承。
  今年3月份,我市向社会公布了31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其中包括凤县革命纪念馆、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等,这些地方既能让参观者了解宝鸡红色基因,也能了解乡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六一”前夕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不仅彰显了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回信在我市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回信的指引下,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决心汇聚发展力量,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努力办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