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栓海介绍社火展演情况 麻夫村全貌 麻姑庙旧址 麟游县酒房镇有个麻夫村,这个村名让人摸不着头脑。是这里的人都会搓麻绳?还是这里的人都姓麻?都不是,村上75岁的刘忠锋竹筒倒豆子般说出的原委,更让人如堕五里雾中,“以前村上有个南海寺,有个北海寺,寺里的僧人都是麻子,就叫个麻夫。”这是什么情况?村名真的可以这么草率吗?
传说里神秘莫测的村名
麻夫村文化广场上立着牌子,讲述着麻夫村的一个传说。说是古代甘肃崆峒山下一个村子里,住着个麻子姑娘,娘死得早,后娘对她不好,亲娘变成老牛照顾她,最后麻子姑娘跑到这里的山上,潜心学习医术,治病救人。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她,建了麻姑庙,这地方就叫麻姑,叫着叫着就叫成了麻夫。
这个传说其实就是中国民间传统故事里的麻姑,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神仙传》里,记载大同小异。只是《神仙传》里说,麻姑后来成了神仙,造药酿酒,成为民间信仰里供奉的医药神。这里以前的麻姑庙,在当地人的传说里,已经本地化了。但这个得名的原因却比较可靠。村上有个叫刘栓海的,比较完整地讲出了麻夫得名的原因:“这里是凤翔通往甘肃的必经要道,曾经有驿站,因为这里的麻姑庙特别有名,所以这一站就叫麻姑站。后来慢慢被叫成麻夫站。”
明代《永乐大典》记载有麻夫站的名称,位于凤翔、千阳、麟游三县交界,唐宋元时期为凤翔府直辖。由于有商贾的往来滋养,麻夫站历来富庶。在1929年的巨大自然灾害中,整个关中颗粒无收,就连最繁华的凤翔,都有饥民来这里卖儿鬻女,因为这里的人家当时都还吃得上饭。所以凤翔过去有这样的民谣:“嫁女嫁到麻夫站,家有白面面。”
麻夫站的繁华被村上古老的戏楼印证了,戏楼上写的是麻夫镇,可是麻夫的行政级别一直是村,没有更改过啊?刘栓海说:“解放前这里是麻夫镇,解放后路修得多了,交通带来的繁华没有了,就改成村了。”
记忆里车水马龙的古道
“听老人说,麻夫有好多人是清道光年间从凤翔迁来的。”刘忠锋说清代的时候,山里闹白莲教,人都跑光了,后来凤翔有人来这里包山种地,慢慢又兴旺起来了。那时候麻夫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牵着骡子的客商有甘肃人,有河南人,他们从这里可以去凤翔,去千阳。这种繁忙,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麻夫的繁华远及清代以前,刘忠锋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帮村上人下葬,曾经在墓地里挖出石人石马,还有埋在地里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大碌碡。
这样一条富庶而偏僻的古道,通往大山深处的老爷岭,这条路如同一把巨大蒲扇的扇柄,老爷岭上的大小道路就像扇面上的脉络,最终都要在扇柄的根部会聚在一起,而这个会聚点,就是麻夫站。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这样的地方自然也滋生过“吃大路”的山寨。饱受其苦的,除了往来的商旅,还有西来的麦客。甘肃来的麦客进关中通过麻夫尽可放心大胆,土匪以前也是庄稼人,麦客还没割麦,自然两手空空。而回家的时候是要留下买路钱的,当然土匪也不会把麦客的辛苦钱全抢走,否则路断人稀,他们自己也就饿死了。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这条路上的土匪没了,但因为交通的改善,商旅也少了,只有甘肃麦客依旧在走。每到农历五月初,一觉醒来出门一看,街道两边的房檐下睡的都是麦客,他们从这里到凤翔,继续向东,然后一路算割算回,等到一个多月后挣了钱再从这里回家,家里的麦子也刚刚熟了。时过境迁,麻夫名字的由来和曾经的繁华已经渐渐淡出历史,但这里民间传承的独特艺术之花,却依旧绚烂。
村庄里引以为豪的社火
麻夫人最自豪的民俗是社火,“我们的社火和陇县以及关中道上的都不一样!”刘栓海是麟游地台社火非遗传承人,也是当地的社火“母子”。“‘母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导演。”刘栓海不无自豪。
刘栓海认为麻夫社火最显著的特点是“耍”,也就是表演。现在大多数地方的社火主要是“游”,尤其是车社火和高芯社火,主要是扮相漂亮,走村串户地游行。耍社火耍社火,不“耍”就没有了社火本来的味道。怎么耍,耍什么,就是社火的传承。
麻夫社火有个讲究,叫作“一席之地”耍社火。社火有时候要进到人家里去耍,不管多少人都要在这么小的地方表演,所以耍社火的动作都有讲究,设计的巧妙在于大马金刀的身段看得人眼花缭乱,却又不碰不挂,特别好看。这样的表演段落现存大概有100多个,其中不少是刘栓海根据老人的描述整理出来的,既好看,又有吉祥的寓意,特别受欢迎。每年,刘栓海都要带着村上30多个人的社火队到陇县去参加社火节,在耍社火的队伍里面,很有名气的。
麟游县文化馆现在想让刘栓海整理出麻夫社火的一套文字资料,好多电视台、文化公司也慕名而来,想拍摄麻夫社火从化妆到表演的全过程。但刘栓海都拒绝了,在这个事情上他很为难,他怕这些东西公开了,被其他社火队学了去,那麻夫社火的独特性就没了。酒房镇党委副书记王彦平劝他,当务之急是要把书先出出来,麻夫社火就有了完整的资料,书是你写的,谁也抢不走你的东西了。村上书记也说就是的,你写,要纸了啥的来村上拿。
刘栓海其实私下里已经写了不少,除了社火,还有流传在当地的曲子。
生活里幽默诙谐的曲子
曲子,调子像戏不是戏,也不是歌。有点像词,唐诗宋词的词,旋律是固定的,词随时填。民间的曲子是一些押韵却又很口语化的内容,多是抒情叙事。刘栓海记录的曲子在当地流传已久,既有甘肃的腔调,又有关中特色。古往今来,南来北往的人,总会在这里的地方文化上留点痕迹。
“十盏灯来什么灯,王祥卧冰为母亲,孝心儿感动了天和地咿呀哎……”你听听这甘肃味儿浓不浓?还有好多的小曲儿没机会听,只能拿着刘栓海整理出来的词,一句句地去感受字里行间的岁月与风情。
刘栓海还写了不少新曲子,闲来无事教村上人唱,有国家大事,世相人情,还有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比如麻夫站名字的来历等等;这些新的内容,不但能让麻夫曲子活生生地继承下去,也能让麻夫的地域文化完整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