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闲来无事,杨周科便会摸索着取出乐器演奏一番。 与志愿者合奏,是杨周科(左一)平日里最快乐的事。 在位于市区汉中路南段的市住宅公司家属院打听杨周科,不少上了年纪的居民都知道:“老住户,在这住了十几年啦。”“大概70多岁,眼睛看不见了。”“喜欢拉二胡、听秦腔,还经常出来活动呢。”
这就是杨周科,一位执着于音乐的老人,即使双目失明,依然放不下手里的乐器,无论是二胡、板胡,还是笛子、唢呐,甚至是电子琴,老人都能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他的世界,虽然没有光亮,却毫不沉寂。
按照居民的指引,记者找到了杨周科的家。“欢迎欢迎,请进请进。”杨周科的老伴打开家门,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边对里屋喊,“记者来啦,采访你哪!”杨周科闻声,快步走出房间,在老伴的搀扶下与记者握手:“你好你好,快坐!”
杨周科与老伴住的房子面积不大,一张褪了漆的旧茶几,却擦得干干净净;一对老沙发掉了皮,却摆得整整齐齐;地板虽然失去了光泽,但依然把屋里映衬得亮堂堂。“都是他收拾的,”见记者环视房间,杨周科的老伴说,“早上我出去买菜,他就在家里打扫卫生。”看不见也能打扫?杨周科说:“在这儿住了十几年,屋里有啥家具、有啥摆设,我心里都清清楚楚。她去买菜,我就摸索着擦桌子、擦地板,角角落落都能擦到。”每次打扫完卫生,他就摸索着取出乐器,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演奏起来。
杨周科说,他从小喜爱音乐,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乐器,他就自己做笛子,吹着吹着就入了门。这段戏、那段曲,他听几遍就能跟着吹,大家都夸他有文艺天分。上班后,杨周科从事的也是跟文艺有关的工作。“陕西人嘛,最喜欢秦腔。在单位时,只要听见秦腔,我心里就舒畅、痛快。”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我开始跟着别人学二胡、学板胡,闲了就自己练,很快便都学会了。”
退休前,拉胡是他的兴趣,退休后,拉胡便成了他的“事业”。每天早上,他都会去炎帝园的凉亭,与几位戏迷票友组个自乐班,一边拉胡,一边听戏,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大好时光。在他的带动下,不少退休的居民也加入了自乐班,跟着他学乐器。
然而,2003年的一场病,却让杨周科的眼前暗淡下来,随之暗淡的,还有他的内心。眼睛看不见,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日渐消沉,感觉生活顿时没了希望。他的老伴不善于言语宽慰,只能默默地搀扶他起居,偶尔也带他出门,但却不再去炎帝园的凉亭。
日复一日,杨周科渐渐意识到,日子还长,与其一蹶不振,不如重新开始。于是,他让老伴取出二胡,靠记忆摸索着调音、拉弦,就像以前无数次演奏一样。几番尝试之后,当熟悉的曲调再度响起,杨周科和老伴都露出了笑容。
杨周科又回到了自乐班,大伙儿既惊奇又佩服,对他格外照顾,陪他听戏、陪他聊天、陪他回家,有时几天不见他来,还打电话询问是不是生病了。街道和社区也对杨周科关怀备至,每个月都会组织文艺志愿者登门慰问。志愿者们不论唱歌还是唱戏,他都要拉胡伴奏,时间长了,他便能通过声音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在大家的帮助、陪伴和鼓励下,他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命运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却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杨周科总是这样对大家说。
近年来,杨周科还自学了大阮、大提琴、葫芦丝等乐器,甚至还学会了孙子退下来的单簧管、电子琴。“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嘛!”他说,“大家这么关心我,我很感激大家,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带去欢乐。”记者请他演奏一支最喜欢的乐曲,他欣然答应,摸索着取来二胡,支在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沉思片刻后,拉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脸上露出沉醉般的笑容。他的老伴站在一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