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全市27.5万亩中药材——
引领乡亲奔上致富路
    凤翔药材种植户将中药材打包。

  本报讯“别小看这一株株中药材,看着不起眼,等它长大了,每亩能收入七八千元呢!”近日,记者在凤翔县彪角镇采访时,看到地里连片种植着中药材。据悉,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市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目前共有中药材27.5万亩,其中新发展中药材2.5万亩,成了农民致富抓手。
  凤翔县彪角镇老营村、李家塬村是简氏万亩中药材基地的一部分,种植着3000多亩甘草和柴胡,这两种中药材好种植、好管理、产量高,适合规模化发展。“这些中药材产量高,收获了根本不愁销路!”基地负责人刘斌说,以前,农业生产一愁老天不“给力”,二愁市场不好。“发愁卖不出去的,大多是农户小批量生产,像这种基地种植,早早就有收购商排队等着了。”刘斌说,发展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种植中药材成了规模,产量就高,质量也上去了,再加上其成本低、好管理,适宜多种地形种植,所以收益较高,是农民增收的好渠道。
  记者了解到,除了凤翔,我市太白、千阳、陇县、麟游和陈仓区西山等地,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柴胡、黄芪、甘草、贝母等中药材种植,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