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在渭滨区福谭路,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家庭里,有20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多个“爸爸妈妈”,有的“爸爸妈妈”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有的是社会爱心人士,这个大家庭就是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在爸爸妈妈们爱的浇灌下,孩子们清澈的眸子里透着自信,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纯真的笑容。有了这些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们幸福地成长着。
用爱心为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市儿童福利院里的感人故事

    护理员妈妈正在为宝宝按摩。

  

本报记者秦玮玮

 
  故事一:幸福的“六口之家”
  “今天中午妈妈做的饭是我最爱吃的饺子。”5月24日中午一放学,市儿童福利院童福家园10岁的平儿一回家就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慢慢吃,别急,锅里还给你们煮着苞谷呢。”妈妈张亚莉边张罗孩子们吃饭边说。
  这样的场景,对普通家庭来说再寻常不过,然而对于患有脑瘫的平儿来说,能和人正常交流,凝聚了工作人员和爱心妈妈多年的付出与努力。
  2012年,市儿童福利院探索建立了“家庭养育模式”——童福家园,由爱心夫妇担任爸爸和妈妈,由儿童福利院提供住房,一对夫妇与4到6名儿童组成一个家庭。也就是在那时,4岁的平儿和宏宏、敏敏、阿青一起来到这个新的家庭,与爱心妈妈
  张亚莉、爱心爸爸樊金生组成了一个
  “六口之家”。
  四个孩子中,三个脑瘫,一个脑积水,他们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大小便不能自理……“刚开始最难也最累,娃们不知道拉屎、尿尿,经常弄脏裤子,这边刚洗完,那边又换下一身。晚上我时常起来好多次,帮孩子们盖被子,睡不了个囫囵觉。”张亚莉感慨地说。慢慢地,在张亚莉的精心照顾下,孩子们的脏衣服不过夜,每天穿得干净整洁。张亚莉还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搭配营养餐,帮孩子们按摩、翻身,周末、节假日带孩子们出去逛公园、商场,有时候她自己的孩子还会“吃醋”地说:“你对我们都没有这么精心。”
  “既然我当水。
  6年来,不管多么艰难,张亚莉从未想过放弃孩子们的康复训练,她日复一日地陪伴和照顾着这几个孩子,如今平儿能和大人进行简单交流,宏宏已经会走路,敏敏的画画得非常漂亮,阿青能扶着栏杆走路了……今年母亲节,张亚莉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和卡片,当孩子们的小嘴“吧嗒”一下亲在她的脸上、清晰地说出“妈妈,我们爱你”时,她又一次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你们在妈妈眼里永远是最棒的!”张亚莉激动地说。
  目前,市儿童福利院共有16户爱心家庭。爱让孩子们有了温暖幸福的家,在爱心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他们都在幸福地成长。
  故事二:“加油,往前走,妈妈在呢”
  “加油,往前,别怕,妈妈在旁边呢……”在市儿童福利院星星班,护理员妈妈们帮助脑瘫宝宝们学走路,他们抓着栏杆,摇摇晃晃,一步一挪。每次迈出一小步,妈妈们都高兴地鼓掌并鼓励他们。
  市儿童福利院目前收养了200多名儿童,98%的孩子都有残疾,其中大多数孩子患有脑瘫。福利院星星班孩子年龄段在3到7岁,一般孩子这个年龄已经到处跑了,可是星星班的孩子却没有几个能正常走路、吃饭的。为了帮助孩子们康复,护理员妈妈们每天不仅要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还要帮助孩子们做按摩、训练。
  星星班的护理员杜芝红已经在这个特别的岗位上干了十多年,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杜妈妈”。今年3岁的军军刚来福利院的时候还不会走路,每天杜芝红将他抱到栏杆旁,鼓励他大胆往前走。虽然练了好久,军军还是不能放开手独立走路。杜芝红也不泄气,蹲在地上,拉着军军的手向前挪步。军军只要挪动一小步,她就给军军一个温暖的拥抱。现在军军已经学会走路了,跑起来像小马驹一般欢快。护理员妈妈们感慨:“有的孩子直到四五岁,他们才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有时虽然只走了半米不到的路程,但我们却高兴得掉眼泪。”
  强强是个男孩子,虽然5岁了,但因患有脑瘫,他的行为就像一个婴儿一般。一次,强强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号啕大哭,哭得满头大汗,医护人员也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异样。杜芝红想到,脑瘫儿童大多都有便秘的现象,强强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大哭不止。于是,她手贴着强强肚皮缓缓按摩,用手帮助强强一点一点抠出粪便,这才让强强止住了哭泣。
  为了掌握给孩子按摩的技法,杜芝红和护理员妈妈们一遍一遍研究、试验,逐渐总结了不少经验。脑瘫儿四肢僵硬,很多都下不了床,缺少活动就会造成肠胃功能脆弱。她们经常通过饮食和按摩,帮助孩子们改善肠胃不好、便秘等问题。护理员妈妈们都说,要照顾好孤残儿童,护理知识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如今,一个个孩子在护理员妈妈们的呵护、关爱中长大,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妈妈”们无私的爱。
  故事三:孩子们有位好“爷爷”
  在市儿童福利院有这样一位大家长,孩子们亲切地称他“爷爷”,他就是儿童福利院院长王东鹏。因从小在福利院长大,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怀着感恩的心,他无怨无悔投入社会福利事业中,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并且一干就是40多年。
  2010年7月,妮妮、蕊蕊、娟娟3名儿童被送到福利院时,个个脸色发青、指甲发紫,骨瘦如柴。看着这些孩子,王东鹏心急如焚。由于妮妮、蕊蕊患先天性心脏病,娟娟患先天性肛门闭锁,必须前往西安做手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王东鹏没有半点迟疑,他和同事们抱着这些还在输液的孩子迅速乘火车赶往西安,第一时间为孩子实施了手术。
  2016年,婷婷、小雪等5名早产儿被送到了福利院,她们的体重比正常孩子轻很多,其中婷婷送来时不足一公斤重,而且还患有9种疾病。这次王东鹏依然没有放弃,他把孩子抱回福利院,放在儿童保温箱,每隔两个小时检查一次孩子的体征,并用针管把牛奶送进孩子的嘴里。经过王东鹏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护,婷婷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下,王东鹏和福利院职工用爱心呵护着每一个折翼的天使,让躺着的孩子坐了起来、坐着的孩子站了起来、站着的孩子走了起来。福利院先后为300多名孩子实施康复训练,为180多名孤残儿童成功进行手术和矫治,200多名孩子先后被国内外爱心家庭收养,重新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现在市儿童福利院已经发展成为集抚养、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型儿童福利院。在康复治疗方面,市儿童福利院充分发挥全国脑瘫儿童康复示范基地作用,建成了宝鸡儿童康复医院,不仅为福利院内的残疾儿童进行专业治疗,还联合市残联开展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治疗项目,帮助200多名困难家庭的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受到了群众好评。
  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俊兰说,无论是带孩子们外出参加活动,还是外面的人来福利院参观、慰问和献爱心,大家都说福利院的孩子阳光开朗。这是因为,孩子们身上汇集了福利院“爸爸妈妈”们的爱,汇集了社会各界的爱。爱的加法,让这里的孩子们幸福快乐自信地成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