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本期发布:
79年前的6月,教育家汪大捷在太寅村办日俘学校。
本报记者李波
    汪大捷晚年来宝鸡寻找“大同学园”旧址。

  因为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有战争就有战俘,设立俘虏学校,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而旧址位于今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太寅村的“大同学园”,却是陕西省在抗战期间首创的世界第一所俘虏学校。
  1938年,即“七七事变”的第二年,日俘渐多,当时的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一俘虏收容所”设在西安南郊终南山下的灵感寺内,归西安行营管理。当时的所长是军人,全所仅有一名管理员懂日语,而俘虏多系轰炸南京的空军,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甚深,把侵略当作爱国,气焰嚣张,极难管束,常常发生打骂炊事员及管理人员的事。恰在这时,有个日俘伊藤正荣逃跑被抓回,行营长官派行营参议、精通日语的汪大捷先生前去处置。
  汪大捷是辽宁沈阳人,1938年9月,时任上校参议的汪大捷担任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一俘虏收容所所长,将收容所取名“大同学园”,实行学校式管理,以“德法世仇,中日殷鉴;以德报怨,化敌为友”为校训,用中国传统的仁爱、大同思想教育战俘,化干戈为玉帛。
  1939年6月,收容所从西安灵感寺迁至宝鸡县西南山沟里的太寅寺,继续挂牌“大同学园”。汪大捷聘请几位热心日俘教育的有识之士担任学园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科教师,给学员们讲授中日两国历史和友好史以及世界历史,讲授英法、德法长期战争给各国老百姓带来的危害。与其他学校不同,汪大捷用人道主义感化俘虏,用正义教育俘虏,将那些已觉悟的战俘视为学员;对那些顽固分子由武装人员监押在院外几处民房和窑洞里,进行说服教育,直到其觉悟,才放进学园。在学园的教育下,山本浩一、山下义一、押切五郎、田中照子等大部分俘虏思想进步明显,撰写了悔过的“感想文”,许多人在刊物《黄河》月刊上发表作品。森下九郎等几名有艺术才能的日本学员还把自己的切身体会编成《侵略战争之罪恶》等戏剧节目排演起来,强烈地表达反战思想。
  2000年10月16日,汪大捷在北京逝世。遵其遗愿,部分骨灰安葬在宝鸡太寅村“大同学园”旧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