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健康养生
第06版:特稿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文化周刊
第11版:文化周刊
第12版:社会新闻
标题导航
|
携手共筑脱贫路
一池春水活起来
把冯家山精神发扬好传承好
凤县掀起学习《梁家河》热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池春水活起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扶风乡村振兴主力军
乔山脚下的扶风县天度镇杨继岭村村民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自己都不愿意耕种的旱塬地,会被外面来的大老板看中。
如今,虽然高大醒目的红色大字“国家柿种资源圃”早已经成为这片旱塬上的新风景,几百亩的柿子园已经建成,每天都能在这里打工挣钱,但是不少人依然不太相信自己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能长出啥“金蛋蛋”。
这个“国家柿种资源圃”属于宝鸡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土地510亩,社员100多户,领头人叫赵宏博,2015年来到这里,不到3年时间,他已经投入上千万元。
在扶风,像这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县有751家,加上122个家庭农场、34个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扶风遍地开花,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乡村
扶风县一直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50多万亩。然而,由于传统农业产出率低等原因,这里一度出现土地撂荒、农民不愿耕种等问题。如何让土地“生金”?扶风县大力培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土地流转,把土地交给专业组织来打理,从而实现了土地效益的再提高,让沉寂的乡村再次显现出强大的活力。
天度镇杨继岭村位于乔山南麓,由于缺水,这里的农业生产一直处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没有多大变化。一些村民看不到希望,直接放弃耕种,选择进城务工。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如何让这里的群众也跟上乡村振兴的脚步?当地政府利用这里有种柿子的习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决定在这里发展甜柿子种植。曾经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赵宏博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村上。通过土地流转,他整合了上百户群众的土地,和村民一道,成立合作社。在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打了一眼480米深的机井,5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了滴灌,栽上了柿子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合作社俨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样板,成为一个集小麦种植、西瓜、甜柿子、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每天来园区上班的村民就有五六十人,许多村民在他们的培养下,已成为合作社里的技术骨干。
去年,他们的第一批甜柿子上市,一个卖到了八九元,还供不应求。合作社里的群众尝到了甜头,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在扶风县段家镇青龙村,这里的苗木合作社里社员干得风生水起。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村里先后成立了14个合作社,全村核桃育苗发展到3500亩,苗木远销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年产值上千万元。
城关街道黄甫村依托陕西佳林绿化有限公司,采取“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700亩,用于栽植绿化苗木,带动49户贫困户和201户农户增收,并吸纳80余名群众长期就业。
据估算,在全县,有近一半的村民已经加入了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全县土地流转达到4万亩,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近千元。
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
乡村振兴离不开“能人”。眼下,职业农民已成为群众眼里的能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在扶风县法门镇黄堆村,李立刚和他的妻子吕红梅,一个是高级职业农民,一个是初级职业农民。夫妻俩联合村上的260多户村民,成立了木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们利用技术优势,带领合作社的社员,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和苗木生产以及洋葱育种,用了几年时间,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种植的苹果,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农产品的标志性商品。
近日,正是给苹果疏花的时候,庄稼地里绿意盎然,花香扑鼻。这个职业农民办起来的合作社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各种农业机械摆在地头,随时等候主人的调遣,滴灌技术让这里的旱地不再遭受干旱的困扰,整齐划一的苗圃以及这里成片的新建果园,昭示着这里和过去传统农户式耕作的不同。
5月17日,记者来到他们的合作社采访时,李立刚正驾驶拖拉机平整土地。司为依托,她把周围的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保健、统一环境治理、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市场营销,逐渐形成生猪养殖和肉制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格局,极大地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目前,扶风县的职业农民达到500多人,活跃在农村各个新型经济组织中。
联姻高层次人才让土里生金
记者在扶风县采访时发现,几乎每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知识团队。联姻高层次人才,不仅让这些新型经济组织生产技术得到保证,更让他们充满创新活力。
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园位于扶风县法门镇,是一家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珍稀食药用菌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占地150亩。走进他们的珍稀食药用菌科技示范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面“教授墙”,墙上写着5名教授的名字、专长并配有照片。园区工作人员朱军辉告诉记者,这些教授都是食用菌和生物工程领域的专家。他们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校企联姻,为教授们提供实验场所,教授们在他们的示范基地开展科技研发,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以及菌种的检测和更新。
“我们的产品中既有药用菌也有食用菌,技术含量高,没有这些教授为我们指导,我们哪里能搞出这么大的名堂。”朱军辉笑着说。
教授们的到来,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来只长小麦、玉米的西秦大地上,长出了灵芝、虫草、猴头菇等名贵菌种。因此,这里被陕西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星创天地”,入选“国家级星创天地”,成为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目前已培训360人次。
杜双田教授是西农大从事“食品微生物学”“食用菌与药用真菌学”“微生物学”研究的专家,每个月他都要来这里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并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这里的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农民早已和杜教授成了朋友。在杜教授的言传身教下,50多岁的法门镇农民陈拉年也成为周围人眼里的“土专家”。
天度镇杨继岭村的乔山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成为“国家柿种资源圃”,同样得益于西农大教授杨勇的帮助。杨勇把这里作为实验基地,经常带学生来这里开展学术研究,并为这里的柿种繁育提供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激活了资金、人才、科技、资源等要素,让扶风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井喷之势,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