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首岭博物馆馆藏文物 文化景观墙 复原的发掘现场 距今约7100-5600年的北首岭遗址,是一处遗存较完好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自1953年遗址被发现以来,这里累计出土了6000余件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每当游人在北首岭博物馆看到那一件件造型各异的精美陶器、石器、骨器等,都不禁惊叹当时人类竟有如此丰富的生活,乃至对美的艺术追求!如今,在遗址博物馆提升为遗址公园的过程中,一段新建好的近200米观景长廊,让游人既可尽兴鸟瞰金陵河美景,又可通过崖面壁画墙的展示追忆那段远古的璀璨文明。壁画墙从西到东,依次是房屋遗址、彩陶文明、文化堆积、刀耕火种、养殖狩猎、采摘捕捞、日中而市、纺织繁衍八个主题,以土色天然石为底,以紫色、陶红色石块拼贴出剪影式图案,产生远古朦胧的艺术效果,形拙质朴。
400米断崖保护是基础工程
与同类遗址的保存状况相比,北首岭遗址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遗址区北部和南部保存相对完整,但东部的完整性是不容乐观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出具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说明:遗址区东部由于历史上金陵河洪水的长期冲刷和雨水冲蚀形成高达20多米的陡峭断崖,已毁掉了部分文化堆积,且现状崖体稳定性较差,雨水导致的岩壁坍塌情况时有发生,这是遗址安全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涉及的断崖长约400米。
为确保遗址安全、按照提升建设的需要,自2013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后,北首岭博物馆依据相关保护条例对东部断崖展开一系列工作。首先,他们通过对遗址东侧断崖考古钻探,详细了解了断崖沿线文化层的分布。2014年5月,由北首岭遗址博物馆与长安大学工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意见征询会上,来自省考古研究院、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为断崖保护工程设计给出了中肯意见。2015年5月,北首岭遗址断崖防护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北首岭遗址保护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博物馆整体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
自2016年开始,在15米多高的外围崖体保护墙上进行观景走廊建设。根据《文物保护法》要求,由于文物层较薄,不能动土,观景走廊一侧的4米高文物保护墙怎么办?经过专家多方论证及实地反复测试,最终确定用砌石法对坡面进行景观石美化。北首岭遗址博物馆馆长刘俊康表示,文物保护工程不同于普通建筑工程,所有的保护工程都是试探性的,每前进一段都要在自然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安全测试后才可进行。所以400米的工程量看似不大,但很“熬”时间。为确保保护工程科学安全,施工单位还要具备地质灾害一级资质和文物遗址保护工程甲级资质。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和国家资金逐年下达的进度,预计断崖保护工程将于今年底完工。
再现“成熟生活小区”样板雏形
众所周知,房屋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当人们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时,从露天进入屋内就是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一大步。观景长廊的壁画墙上,首部壁画即是以房屋遗址为主题内容,紫色天然石拼贴出一幅幅先民搭建房屋的场景,他们或开挖柱洞、或手搬木材、或以草拌泥制作墙壁,一派忙碌的景象……
先民在北首岭聚居,过着相对稳定的部落生活,并建造了他们的“安居工程”。这里的路面经过人工硬化平整,有水沟可排水,有灰坑可集中处理“生活垃圾”,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提高了生活舒适度;这里有一个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的中心广场,人们在此集会,举办宴会、庆典;所有房屋都围绕中心广场而建,大部分房门朝向广场。从北首岭发掘的51座房屋遗址来看,是与现代房屋设计比较接近的,有梁有柱有“门厅”,结构为带半地下室的一居或两居室,墙壁光滑结实,并开有通风的“天窗”。这样的聚落可谓是一个“成熟生活小区”,也可看作是现代高档小区的萌芽,丰富的社会化生活与今日之社区如出一辙。
用泥土、木头、葛藤、茅草、竹子等原始材料搭建起房屋,让人不得不惊叹先民的智慧;大量红烧土与夯土的应用,展示了当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这些半地穴式房屋,多呈四棱锥形,从侧面看很像金字塔,也有圆锥形的小房子。房屋正门有一个窄长的过道,突出于主体之外。墙壁涂有草拌泥和料姜石浆,有的先抹草拌泥,有的先涂料姜石浆;涂抹后还用火将墙壁烤成硬面,显得光滑平整,地面也平坦而结实。每座房屋遗址都有灶坑,正对过道,既能保暖,还能吓走不时出没的野兽。
曾亮相北京奥运会的彩陶器
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一种自然物质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物品,是史前时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博物馆展厅前的空地上,一组制作陶器的塑像生动再现了先民劳作的场景;而新建成的观景长廊壁画墙上,以彩陶文明为主题的壁画占比最高。陶制的钵、碗、盆、瓶、壶、盂、罐、瓮、甑等生活器具千姿百态,不但造型优美,而且绘有精美的几何或动物图案。那个颇有几分“呆萌”的陶塑人面像,还有陶塑半身人像,便是雕塑的雏形,各种鱼纹有的写实、有的抽象,陶红的底色、墨黑的线条简约而质朴。北首岭先民运用绘画和陶塑等艺术形式记录自己的形象和生活中所见,这是他们表达心理愿望和情感体验的主要方式……
壁画墙上,陶红色的天然石拼出了“鸟衔鱼纹壶”的剪影,这是在一个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陶壶上,描绘了一幅水鸟衔鱼的图画:争斗中的水鸟紧衔大鱼尾巴,大鱼负痛挣扎。乍看此画稍显粗糙,像漫不经心的随意之笔,实则是作者精准地抓住了水鸟衔鱼的精彩瞬间,犹如今日人们用相机拍照立即定格一样,又似一幅线条飘逸优美的速写画。北首岭的“艺术家”们不经意间践行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留下了这不朽之作。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在陈列馆和观景长廊壁画中,均展示了一件船形陶器,那正是曾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画卷”中的船形网纹壶。这件出土于宝鸡北首岭遗址的国宝级珍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院。船形网纹壶颇像一只菱角形的舟船,这便是我国北方最早的独木船的雏形。
神秘符号也是文化积淀
在壁画墙的文化堆积主题中,整面土色墙壁被陶红色天然石一层层地分成了五部分,中间三层代表着北首岭仰韶文化堆积层的晚、中、早期地层,各文化堆积层中还留有各种形态的陶器“遗存”,让游人直观地从中获知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窥见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研究专家曾发现,北首岭遗址的三个时期文化遗存之间有密切联系,存在一定的发展和传承关系。例如,早期陶器制陶工艺原始,器物质地粗糙,以灰色陶器居多;中期彩陶数量和纹饰丰富而精美;晚期陶器主要以器型大、胎厚为特点。陶器的质地、色彩、造型、图案等方面的提升,正是不同时期生产发展进步的体现。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曾表示,陶器不易被腐蚀,让它成为为数不多的历史物证。北首岭遗址共出土陶制器皿900余件,房址及地层出土完整陶器及可复原陶器166件,陶片约10万多片。其中的彩陶尖底器、平底罐上,纹饰丰富的“符号”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这些粗犷流畅的黑彩符号在壁画墙中也有体现,它们意味着什么呢?那些排列整齐的黑三角又意味着什么呢?它们似乎和山水有关,又似乎暗示着北首岭人生存争斗,是北首岭人赞美山水,还是表达吉祥的祝福?这些符号是族徽,是陶工的印记,还是氏族的标志?尽管目前研究专家还对此存有不同见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极富文化内涵的刻画符号会激发起游人对史前文明的探索兴趣。北首岭先民在“文明”的道路上已经跨出了探索的脚步。
农牧渔猎兼具的生产生活
尽管北首岭人还处于集体劳作的氏族公社阶段,但他们的生产活动已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刀耕火种的主题壁画部分正是以从事农耕、养殖、渔业、狩猎、采集、制陶、纺织等不同门类的生产活动来展现的。在北首岭遗址出土的一件盂腹壁内外曾发现有粟粒痕迹,而在另一个灰坑近底部发现的白色颗粒,触之即碎成粉末,后来被确定为谷类朽腐痕迹。这些直接证据证明了北首岭人已从事粟作农业,且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从出土的以及壁画墙所展示的大量生活生产工具来看,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石刀、骨铲、角铲、角锄、陶刀等工具,以及用于农作物加工的石碾、谷盘、棒等工具,说明当时北首岭的生产生活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壁画墙上有一组先民架起猎物进行炙烤的图案,这与遗址中曾发现的各种用于捕鱼、狩猎、采集的工具都表明,当时虽然人们已过上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但捕鱼、狩猎、采集依然是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当时的北首岭一定有一些技术高超的好猎手。
在北首岭房屋遗址中曾出土22件完整陶纺轮,它们有的用细泥焙烧而成,有的用陶片打磨而成。此外,遗址还发现骨针55件,这些细长的针,上端有孔,锋利尖锐。考古学家认为,那时妇女们先用骨刀剥取(苎)麻等野生植物的纤维,然后用纺轮捻成线。当时的织布机是一种水平式的,一端固定经线,另一端系在腰际。操作时,手持骨梭左右穿引编织,这就是纬线。经纬交织,麻布便织成了。所以,壁画中的先民都是身着衣衫的“文明人”。
现代化遗址公园返璞如初
据统计,宝鸡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迹889处,约占全国同类遗址数量的近五分之一。出土的大量史前文物目前大多数仍在各馆库房中存放,有待通过一个设施齐全的高规格、高标准文物综合展馆,以及拥有体验参与功能的房屋遗址展厅和墓葬遗址展厅,让新石器时代文明为世人所知。目前,这个以仰韶文化为主题,以复原的史前房屋建筑、广场、墓葬为主要景观,集趣味、知识、体验相结合的“一馆两厅”的北首岭遗址公园已初具雏形。
“草木不知它薄薄的身下,有着怎样浑厚的时空,看得见的星光和埋藏着的火光,载入史册的正史和在民间流传的野史,再追溯到史前炎黄的传说,被遮蔽的,难道就此永别?”相信诗人白麟在北首岭遗址的叹问,不久就会得到生动的呈现——结合社会发展及我市城市的总体规划,预计2020年建成的北首岭遗址公园将成为现代人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体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综合场所。在即将建成的北首岭遗址公园中,我们将以现代的方式,还原一个返璞如初的人文历史场景。知道昨天,才能更好地发展今天、描绘明天。每一座博物馆,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闲暇之余,来到北首岭,进入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目睹文明遗存,怀思千古沧桑,回望历史长河,仿佛与先民“隔空对话”,让我们在自己的文明源头品咂历史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