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你好!
我梦回老家,半夜醒来后就失眠了。于是趁空读你的《拂挲大地》书稿。
从引言来看坐标,你的笔触是指向自然、大地、社会与乡土人群,及它们之间生死相依的命运。大地上的草木与年不过百的人一样,四季轮回,有历史的追溯,有现实的描摹,有往后日子的掂量,勾勒出一帧中国乡土社会物质与精神面貌的图画。中国的乡土哲学,农民的哲学,是从先人那里口口相传、感同身受积淀的生活哲理,是从《诗经》那儿来的,从优秀传统文化那儿来的。它的种子像谷物草木一样繁衍生息,从而有了当下的生活常识和生存经验及价值判断,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朴素而简单的诠释。
走入真实而概念的让义村,一些土气而陌生却不乏鲜活感的词语中,如拂挲、倭也、辞诿、避、葬埋、毕了,可以体悟到它的悠久、优美和深邃。你的这种现代而掺杂方言的语言风格,有时代季风中新鲜的泥土气味和草木的清香,有着大自然的深情呼吸;所传达的有活人的道理,乡土社会所崇尚的道德修行,从精神层面解释着人与土地的秘密。
书稿的结体也颇费心思,用正、反、合三个逻辑关系,辩证地客观地梳理你心中的大地,也就是土地的生命现象与规律,有痛苦与悲伤,有乡愁与希望,犹如暖阳下的残雪中露出嫩芽的惊喜。
“正”辑中的一组文章,是正宗的狭义抒情或叙事散文,抑或是诗、散文诗的表征最为明显,锤字炼句、形象比拟、蕴含寓意、丰富诡秘的艺术想象力,是美文、小品文的承传。有的不是具象而是抽象的,不是实的而是虚的,给人以美学的艺术感染力。
在“反”辑中,则着重叙写了不乏整合虚构的真实人物及事件,以及它们各不相同的人生轨迹和命运。有些现实的典型个案,乡土社会衰败的一面很残酷,抑或是血淋淋的,令人痛心疾首。
第三辑“合”,有些篇目取长于新闻报道性,从不同的侧面平实地写出乡村振兴的可喜变迁,前瞻性地透露出乡土社会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是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或是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了乡村一角缩影式的深度和广度,写出了一棵树的根根梢梢、四季景色,以及人的丰富而斑驳的精神杂色。
你是含泪拥抱着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贴着广袤的大地原野写的,如深翻地闪光的犁铧,把笔尖刺入了土地与故乡心灵板结层的深处,土地与乡亲是会有痛感的,然而是可以疗伤的,并给予丰收的指望。只有土地的忠实而孝顺的儿子,才会这么忘情地刻骨铭心地去写母亲面孔般的大地。
春天又来了,花儿开了。祝好!
(和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作协主席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