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与自然亲密接触
——本报小记者团走进宝鸡天喜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研学活动


    现场考查小记者的科普知识。

    小记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晶体切片。

    雄黄与雌黄矿物晶体吸引了不少小记者的目光。

    小记者对各种矿物晶体表现出浓厚兴趣。

  5月19日,宝鸡日报小记者团和宝鸡天喜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小记者科普教育研学活动,当天有60名小记者参加了活动。在博物馆内,小记者参观了400余块矿物晶体;通过展板介绍,学习到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火山喷发等自然知识;了解了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汉釉;体验了3D世界中的矿物晶体与“恐龙时代”等科普知识。精彩纷呈的科普知识,带领小记者及家长穿越时空,触摸历史遗痕,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宝鸡天喜自然博物馆是宝鸡首家获得国家博物馆资格认证的民办博物馆,展品主要有矿物晶体、动植物化石及汉釉。博物馆常年开馆,以公益性办馆为宗旨,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了解大自然、增进科普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场所,2017年该博物馆还被市科协授予“宝鸡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博物馆里学知识
  “快看那边的紫色水晶石,这边还有恐龙蛋化石模型……天哪,这些石头多漂亮!”当天活动现场,小记者们刚一进自然博物馆展厅,就被展厅门口的几块矿物晶体所吸引,他们围绕在水晶石旁不时发出惊叹,家长们也拿出手机对着每块晶石不停拍摄。
  “欢迎大家来到自然博物馆,让我们开启这次神奇之旅吧。”在博物馆馆长郝天喜的讲解中,此次研学之旅正式开始。小记者在郝馆长的介绍下,学习了解到地质年代的五代,并从五代中找到恐龙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末期,了解到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造成的,也学习到关于火山的种类及分布等知识。  
  在汉釉陶器区,大大小小的陶制品摆满了展柜,这些枣红色的陶瓷品没有矿物晶体的五彩光芒,因此,它们不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别小看这些色泽平淡的陶瓷品,它们是汉釉,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唐三彩’的前身,由于过渡期较短、存世量稀少,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对了解宝鸡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属于国家三级文物。”郝馆长对小记者及家长介绍说。小记者梁宇轩说:“我还是第一次参观自然博物馆,没想到这些化石和标本背后有这么多知识,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小伙伴。”
矿物晶体学问大
  “快看这个矿物晶体上长出五颜六色的‘小晶花’,有的形状像雪花、有的像柱子,这是谁的巧手凿出来的?”小记者对着矿物晶体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矿物晶体都是天然形成,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晶体内的颜色对应着不同化学元素。矿物晶体的种类很多,有红色矛头状的辰砂,有棕黑色厚板状晶体的黑钨矿,也有以集合体出现的孔雀石、长柱状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块状和薄片状的自然金等。”  郝馆长为大家详细介绍。
  在展柜中,一块独特的矿石被遮阳布所覆盖,这正是雄黄与雌黄矿物,它们是共生的,常被称为“鸳鸯矿物”。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杀菌、解毒功效,长期暴露于日光下会变成粉末状。雌黄为黄色,它与古代的纸是一种颜色,如果写错字,用雌黄一涂就可以盖住,还可以再用,成语“信口雌黄”就来源于此,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矿物晶体里学问真大,让我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我要立志当一名矿物学家。”小记者朱冠霖说。  
亲身体验兴趣浓
  到了动手环节,在显微镜下观察矿物晶体切片。小小的晶体切片在肉眼下是模糊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小记者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矿物晶体的结构。小记者们还通过3D眼镜观看不同矿物晶体的形状,亲身体验了矿物晶体的魅力。最受欢迎的要数恐龙书籍与恐龙模型,工作人员拿出智能手机,下载VR技术的相关APP,扫一下恐龙书籍上的恐龙照片,只见一只奔跑中的霸王龙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中,工作人员选择不同选项,屏幕中还会出现恐龙的骨骼结构等。
  为了让小记者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准备好了科普知识试题,小记者们踊跃答题。其中,小记者李坤钰以满分答对试题获得了第一名,博物馆对成绩前10名的优秀小记者进行了奖励。一位家长说:“这次活动开展得非常好,不但让孩子增长了不少见识,更培养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