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科技创新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古诗词里的夏天
旧书店里时光慢
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品
凤凰山的亭子
小满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品
华昌萍
林清玄曾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外在的妆容在岁月流逝中,终会失色,而读书对生命的装点,如陈酿的美酒,在时光里愈加醇厚。
当我们畅游书海,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领悟处世哲学,于世界名著里感受不同的人生百态。不知不觉间,谈吐变得文雅、心境趋于平和,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繁杂,那份从容与豁达,独特又迷人。
毕淑敏说:“读书才是最好的美容,书不是胭脂,却能够使女人心颜常驻。”读书的过程,是心灵得到充实和治愈的过程。沉浸在一本好书中,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如同潺潺溪流,润泽着我们的心田,抚平内心的焦虑与浮躁。读书就是在读历史、读自然、读人生、读生活、读自己,让生命的底色充满阳光。
读书,让灵魂在修行中变得美好坚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诗词的熏陶中成长,少女时期就才华横溢。与赵明诚成亲后,二人“赌书消得泼茶香”,沉浸在诗书和金石研究的世界里。面对生活的变故,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李清照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饱读诗书赋予她非凡的见识,让她在困境中依然能从容面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闪光的印记。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伴,诗词是她的学术研究方向,更是她灵魂的寄托,助她在苦难中保持自信、从容与优雅。出生于战乱年代的她,自幼饱读诗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后来,她接连遭遇母亲早逝、父亲失联、婚姻不顺、中年丧女的苦难,还因政治动荡流离失所,但她从未屈服。她用诗词化解痛苦,获得慰藉与战胜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在海外漂泊,还是回国任教,她始终保持着坚韧与优雅,用吟唱和精彩的赏析,让更多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中遇见自己更好的样子。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民国才女林徽因,在建筑、文学等多领域造诣颇深。她在阅读中领悟艺术的真谛,从古典诗词到西方建筑理论,每一本书都是她灵感的源泉。她参与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文学创作上也佳作频出,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温馨又暖心。阅读赋予她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生活与事业的挑战,她应对自如、谈吐不凡,尽显优雅风度,把自己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让读书成为习惯,阅读中由内而外的精神滋养,是最佳的美容品。读书,能将岁月的沧桑晕染成眼底的温柔;读书,让焦虑与疲惫在文字的浸润中悄然消散;读书,让人举手投足间流淌着知性优雅;读书,能为我们的人生导航,从而自信从容地大步向前。
读书,无须高昂的成本,只要有一颗热爱阅读的心,便能在日积月累中,让人生更加美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