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
第06版:新闻观察
第07版:健康养生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在全国部署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
进食时间或与夜班工作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北方多地高温来袭
新型合成小分子可“精准杀伤”癌细胞
公益广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研究显示:
进食时间或与夜班工作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长期上夜班导致人昼夜颠倒,一些研究已显示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近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新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仅在白天进食,而不是在夜班工作期间也进食,或许能帮助人们减少这类工作带来的健康风险。
此前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失调,即人的行为周期相对于体内生物钟的时间失调,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针对动物的研究显示,将进食时间与体内生物钟保持一致,可以减少相关健康风险。
为了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机制,美国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招募了20名健康的年轻受试者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住院研究。在此期间,受试者居住的房间没有窗户,也没有手表和电子设备等来了解时间。
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在同时模拟夜班工作的情况下,一组只在白天进食,一组在白天和晚上进食。研究人员检查了进食时间对受试者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包括自主神经系统标记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会增加血栓风险)和血压,以及这些因素在模拟夜班工作后的变化。
结果发现,只在白天进食的受试者在模拟夜间工作后心血管风险因素保持不变,白天和晚上都进食的受试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在模拟夜间工作后有所上升。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很有前景”,建议夜班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改善健康。不过,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且仅持续两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进食时间对夜班工作者身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据新华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