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大窑杯”陕西宝鸡·陈仓九龙山生态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奥瑞金包装生产线
大窑饮品包装线
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使用无人机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 谷雨时节,陈仓大地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笔者走进科技工业园,只见大窑饮品智能化工厂,一条条生产线机器飞转,开足马力赶订单;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塔吊旋转,钢管架密如蛛网,拉运施工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每到一处,都能看到你追我赶、快马加鞭、比拼争先的繁忙景象。
不负好春光,处处奋蹄疾。这一景象的背后,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以蛇行千里的劲头,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擂起“开局就决战”的催征鼓,全面吹响打好“八场硬仗”集结号,释放了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蝴蝶效应”,提振了全区干部群众干字当头、争先进位的精气神。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实现了“开门红”。
那么,陈仓区是如何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的?笔者一探究竟。
精准施策 咬定目标不放松
谋事有方略,成事有指南。省、市委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动员会后,陈仓区抓早动快、迅速行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找准找实切入点、突破口,制定出台《陈仓区打好“八场硬仗”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量化成63项具体指标,逐项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压实“责任链”。
陈仓区委书记马霄说:“打好‘八场硬仗’,核心在于聚焦关键性战役、谋划突破性举措、务求标志性成果,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带动全局之效。我们锚定‘陈仓崛起’总目标,抢抓宝鸡中心城区‘东进’战略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决扛起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在推进高质量项目中夯基础、促转型,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稳预期、强信心,在加强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中激活力、聚合力,以全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集中发力,坚决打出攻坚克难的新气象,打出满盘皆活的新成效。”
基于这一认识,区上把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并将“八场硬仗”纳入年度目责考核,构建牵头领导、主责领导和责任单位一体的“周调度、月通报、季评比”推进模式,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动态化调整、全过程管控。
干字当头 敢作善为抓落实
打好每一场硬仗,都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拦路虎”“绊脚石”。如何扫除“拦路虎”、搬掉“绊脚石”?陈仓区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干字当头动力足、敢作善为抓落实。
产业链群强龙头。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区、实业兴区”之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链做大产业、延链拉伸链接、补链修正短板,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以总投资58亿元的航空钛材建设等33个工业项目为牵引,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轨道交通、食品医药等“九链五群”,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参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探索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依托陈仓科技工业园区晋升为省级经开区,支持入园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加快中车制造产业园、苏陕电气电子航空科技园等10个“园中园”建设。同时,持续擦亮宝鸡柴胡、凤阁岭苹果、赤沙花椒品牌,打造蔬菜、生猪、干杂果、中药材等8条农业产业链,让“土特产”鼓足农民“钱袋子”。一季度,全区198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扩大有效投资抓项目。区上持续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聚焦前期手续办结率、储备项目开工率、招商引资落地率、计划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达效率,实行节点化推进、集约化服务,筑牢扩投资、稳增长、促转型“压舱石”。抓谋划,争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初步谋划“十五五”项目1688个、总投资1703亿元;抓推进,建立领导包抓、专班推进、观摩晾晒、并联审批、专题调度、督查约谈等推进机制,推进年度投资82.38亿元的167个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物流园、北过境、关环等重大项目;抓招引,健全链式招商、园区招商、平台招商等工作机制,探索组建产业基金体系,以“小基金”拉动“大贷款”。一季度,全区新建项目开工率76%。
提振消费挖潜力。落实“两新”政策,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消费活力,精心谋划奥莱欢乐购、九龙山马拉松赛、青岛啤酒音乐季、汽车家电博览会等多元消费场景,补足商业生态短板,扩大商贸空间体量,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动消费市场提档升级;发挥会展中心等四大商圈和大水川、九龙山、吴山等旅游度假区人流集聚带动作用,培育会展经济、赛事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外贸拓展优环境。抢抓港务区、综保区联动发展机遇,统筹推进阳平铁路物流基地、港务大道、海关监管场所、中国邮政(宝鸡)物流电商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综保集货、港区直通”发展新格局。制定跨境电商企业奖补政策,支持内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鼓励瑞熙钛业、北方动力、北方风电、大地纺织等外贸企业设备更新、扩大出口、拓展国际市场。一季度,发运中欧班列130列,总重量约21万吨,总货值7.1亿元。
稳定就业促增收。持续培育壮大“贾村工匠”“三秦好阿姨”等劳务品牌,推动分散务工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转变,依托“园区+合作社+农户”,把群众嵌在产业链上就近就业促增收;通过“订单式+补贴性”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型转移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体系,强化援企稳岗、吸纳奖补等就业帮扶资金供给。一季度,发放创业贷款1200万元和跨省务工交通补助81.9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8万人次。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育激励政策,发挥秦创原(陈仓)平台作用,培育壮大“科学家+工程师”科技经纪人队伍;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图谱,提高链主企业科技创新贡献度,对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十大行动”,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问题整改除顽疾。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牵头部门负责主抓、责任单位具体落实、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每周一报告、每月一调度,一体推动学习教育、“群腐”整治、省委巡视、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等问题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收兵;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定期“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将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同频共振,构建“预警—整改—评估”闭环机制,推动问题整改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公安、民政、城管等“多格合一”的基层治理网络,发挥好小组长、网格员、中心户长及热心群众搜集信息作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深化“有问必应、接诉即办”改革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试点,实现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明晰权责边界、划分条块事项、理顺职责关系,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一季度,全区清理村社区组织工作机制430个、牌子1350块,叫停证明事项60余条,精简文山会海,发文数量同比下降45.8%。
争先进位 全力攻坚向前冲
战鼓已经擂响,号角催人奋进。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满格”的状态、“攻坚”的姿态、“必胜”的信心,全力向“八场硬仗”发起总攻。
发展是第一要务。区上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牛鼻子”,全力拼项目、抓招商、兴产业。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四看四比”“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推行用地保障周调度,创新“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服务,全区33名区级领导包抓服务167个区级重点项目,现场调研指导73次,解决项目难题12个;群力电磁继电器转配厂房、虢镇小学改扩建、宝鸡天健健康医养康复护理院、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加力提速;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经营主体授信11.6亿元、放贷11.3亿元。一季度,全区签约源动未来新能源储能电站、全自动高速SMT贴片生产线等总投资14.2亿元的项目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
人才是第一资源。区职教中心与吉利等企业共建智能设备、无人机等新兴专业,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建成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服务平台,吸纳10户企业入驻,联合航天科技等头部企业为16户规上企业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科技金融特派员对接97户企业,提供融资5.35亿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打造6个思政教研基地,联动高校组建“教研共同体”,立项市级课题9项,实现基础教育提质与职教产教融合“双轮驱动”。
党建是“八场硬仗”的统领力量。全区深化“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打造“四美四型”基层党组织57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个。千渭街道率先尝试,在二级网格中融入60名兼职网格员,创新“红色商圈”党建模式,59个“三无”小区引入物业,业委会党支部覆盖率100%;赤沙镇创新划分“连心田”,党员干部包联群众300余户,“田间党小组”先行推广新技术,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新街镇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策划举办赏花节、写生季、摄影采风等文旅活动,百年栗子林、千年白皮松、万亩白鹃梅花海等四季美景成为网红打卡地;西镇吴山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吴山古毛栗林荣获省级最有故事的古树名木称号,庙川千年白皮松入选全国双百最美十大古松树。加快推进西镇吴山4A级景区建设,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客运索道、悬空索桥、栗宝乐园等配套设施,拓宽进山道路8公里,改造步道1.3公里,新建吴山旅游风景区即将盛大开园。
“攻坚是否有力?硬仗如何打好?关键要看实绩实效。我们把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干劲鼓起来,把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势头扬起来,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导向树起来,把奋发进取、奋勇争先的状态提起来,促进高质量项目大提速、营商环境大突破、干部作风能力大提升,奋力书写‘陈仓崛起’新华章。”陈仓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小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