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闻观察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例说法”
2025年“五一”假期 小客车上高速继续免收通行费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42种图书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能否进行教育惩戒?最高人民法院4月23日发布6件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教育、引领功能,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保障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蒋小某因发生口角而对同学进行拳打、骑跨,路过的张小某见没有老师在场,上前阻止时被蒋小某挥拳击中左眼,构成人体损伤十级残疾。法院认为,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时存在不足,依法判决学校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以司法裁判推动学校教育、管理职责的落实。
典型案例中,赵小某诉某学校侵权责任纠纷案,王小某诉张小某、夏某、某小学健康权纠纷案,林小某诉陈小某、某中学等健康权纠纷案3起案件,分别涉及学生自行摔倒受伤、第三人侵权致损害、文体活动中受伤。人民法院对各方主体责任作出认定,明确学校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避免产生“只要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则学校必然担责”的误解,以司法裁判支持学校正常组织、开展教学等相关活动。
要求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允许学校依法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在李小某诉某学校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中,法院认定学校老师批评并要求李小某向同学道歉的行为,属于教师正常行使教育惩戒权,保障教育惩戒行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典型案例同时明确,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应依据事实和法律,保持在合理合法限度内。在某小学诉张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家长张某某不满学校教育管理行为,通过网络平台,以侮辱性激烈言辞,发布针对学校的不实内容,并被广泛浏览传播。法院判决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明确了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边界。
(据新华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