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多提供些助老服务
晓理
  在这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老人常常会碰到一些技术障碍,给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各行各业的服务窗口都应该给老人多提供些助老服务,让老人更多地感受到文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尊老温度。
  服务窗口的温度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笔者走访时了解到,许多服务窗口都结合各自的行业特点,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助老创新举措,让个性化关怀成为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一些单位将放大镜与不同度数的老花镜组成“视觉辅助套装”,工作人员走出柜台提供“陪同服务”,让冰冷的流程有了人性温度;一些服务大厅的自助终端设有“长者模式”,将复杂的人脸识别简化为身份证读取,语音提示特别录制宝鸡方言版本,方便老人办理业务;一些地方利用智能数据库记录老年人办事习惯,下次办理时主动提供方言沟通、轮椅接送等预判性服务……这些创新之举不仅帮助老人提高了办事效率,更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有益探索和主动作为,充分彰显了这些单位的社会责任感。
  相形之下,一些行业的助老服务尚有差距,个别工作人员生冷硬倔的服务态度,让老人无法接受。像手机支付,对好多人来说确实方便,甚至连营业大厅都不用去,指尖滑动几下就可搞定,但对不少老人来说,也许没有智能手机,也许不会用手机支付。像这些特殊群体,我们就要从细节入手多提供助老服务。既然老人到营业大厅来了,工作人员能不能提供一些具体指导破解老人的难题,或者替老人手机支付一下……这些举手之劳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必因为这些小事让人诟病整个行业。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只有服务方可赢得客户,否则就会被客户抛弃。所以,这些行业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面对老龄社会的到来更要做好助老服务。
  每个人都会老的。当人的视力、脑力、听力、体力等随着年龄增长大不如前时,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帮助,这应该是尊老的应有之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