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种下一粒种子
金台区大庆路小学五(2)班 王妙菡
  第一次踏足美丽的海南三亚,是在我3岁那年。那时,有人指着一片稻田告诉我:“那边的稻田里,有位很厉害的老爷爷,经过数千次的寻觅发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用一颗种子改变世界。”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悄种下。
  5岁时,我走进了那片稻田。稻田边,两个石柱子巍然屹立,妈妈一字一句地教我读着石柱上的字。左边石柱上写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右边石柱上刻着“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那一刻,我对那位老爷爷充满了好奇和敬仰。
  6岁,我上了一年级,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我清楚记得第一课是《小小科学家》。看,课本的一张照片上,有位老人蹲在稻田里,顶着烈日认真观察稻穗——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一位从农田里走出的科学家,一生与稻穗相伴,心怀天下苍生的温饱。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在梦里,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们能在稻穗下乘凉,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个梦,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
  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希望,超级杂交水稻不仅能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能推广到全球各地,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示范、推广和种植。
  袁隆平爷爷的事迹让我深深感受到,小学就像一个人一生中的春天,在春天里,春光春雨会关照每一粒种子。我也要把自己的梦想“念头”放进泥土里,让它像袁隆平爷爷精心培育的稻谷一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指导老师 陈恒)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