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科技创新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拜年
送奶的老闫
清洁工
夫妻店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夫妻店
李拴伍
“豆浆、油条、包子、稀饭、豆花泡馍、鸡蛋、面皮。”“进来坐!进来坐!”系红色围裙的女人站在店门口喊。
“豆浆、油条、包子、稀饭、豆花泡馍、鸡蛋、面皮。”“进来坐!进来坐!”系黄色围裙的男人站在店门口喊。
女人,带着四川口音,四十多岁。男人,本地人,大约五十岁。早餐高峰时,两人的吆喝声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
两个小吃店位于长青路黄金地段,周遭有三个小区、四十多栋楼,每天人流量大,上班的、去学校的、搞生意的、住院陪护的、散步锻炼的,人多,生意好。
两家店都是夫妻俩经营的店。女人的店叫秦凤店,男人在店内操作;男人的店叫雍城店,女人在店内操作。店门外摆设一致,一口锅内是热水,半盖着锅盖,锅盖上摆放着豆浆、鸡蛋、包子。店内是操作间兼客人就座用餐的地方。
五年前男人住医院,几乎天天来女人的店里吃饭,一个鸡蛋、一碗稀饭、一个包子,或是一份面皮、一碗稀饭,或是一碗豆花泡馍。一连吃了八天。
男人出院后不久,盘下了紧挨女人店的商店,卖起了和女人一样的小吃。
你这人咋是这样?不能把店开在别处!女人质问男人,有点绝对不允许的意思。
你卖你的,我卖我的,咱俩互不影响。男人说。
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怎么能不影响?女人有点儿愤怒。
该进你店的,不进我店;该进我店的,不进你店。男人和颜悦色说。
有几次,女人将男人的客拉进了她的店,男人也不计较。女人在生气和较量中观察了三个多月。起初,女人的食客少了大半,都进了男人的店。后来,女人的店又慢慢地恢复到了从前,女人发现男人店内的食客也在慢慢地增加。
女人一直视男人为对手,每天都沉着脸,吆喝声不断拔高,虽然伸手就能碰触到对方店外摆放的鸡蛋、包子,但两人从不搭话交流。
半年后,女人的收入基本保持稳定。女人发现去男人店里的食客,基本都不进她的店。
女人不知其中原因。
那天,早高峰过后,突然下起了雨,女人店里进来一位老者,在尝了包子、面皮后说,你们两家的小吃品相相当,但风味和食材不同。你家的浓香偏辣,他家的清香淡雅。
女人惊讶,她是四川嫁过来的,喜辣;男人是本地人,喜清淡。她店里年轻人多一点,男人店里中老年人多些。女人一下子明白了,食客都是回头客,靠的是人传人,怪不得他们两家店的生意都好,真是吃南药的吃南药,吃北药的吃北药,喜好不同。女人一下子明白了,只有做好自己的风味,才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再次证明她当初开店时的初衷:宁让一人吃千次,不让千人吃一次。
慢慢地,女人对男人少了敌意。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那天,女人的婆婆病了,她的男人没来,女人一个人忙活过早高峰后,突然又接到自己男人的电话,要女人把店门关了,叫上120赶快往家赶,说是母亲要立即送医院治疗。女人急得进出了几次店,不能再卖了。女人接电话时被旁边的男人听到了,这时,男人开腔了,说:你赶快回家,我来帮你看一阵子店。
女人先是一愣,然后说:你卖你的吧。女人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男人。男人看出了女人的顾虑,说:你放心走,现在过了高峰,人少。我看你的店,我孩子娘看我的店。凡是进你店的,我看着卖,起码把装好的豆浆、鸡蛋、包子、稀饭卖了。女人红着脸点了点头走了。
女人还是不放心,很快返回了店里。此时,男人正站在她的位置吆喝着,而男人家的店门口,是男人的女人吆喝着。
女人见此情景,脸上舒展了许多。男人竹筒倒豆子般地说着卖了几个鸡蛋,多少份豆浆,多少个包子……从此,店门口的吆喝声变了。女人不再歇斯底里地喊,清脆了;男人也不大声喊了,柔和了。
创建文明县城,也为了过往行人安全,摆在店门外的食品全部收到了店内。
男人做了两个电子显示屏,将两家的小吃名称全部打上了大屏,远处就能看清鲜红滚动的大字——豆浆、油条、包子、稀饭、豆花泡馍、鸡蛋、面皮。
前段时间,县上举办小吃大赛,秦凤店和雍城店的豆花泡馍都获得了一等奖。颁奖大会那天,女人和男人站在台上领奖,脸上堆满了笑。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