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本市新闻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副刊
第08版:大美中国
标题导航
|
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3月13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大杨村,农民通过操作安装在手机上的“现代农业远程控制系统”软件管护蔬菜大棚。 新华社发(陈彬摄)
3月14日,河北省遵化市东新庄镇一家农机合作社的驾驶员在整理线式播种机的种子线盘,准备作业。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3月14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胶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春播现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马铃薯播种机在田间有序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张进刚摄)
3月14日,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二东村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的“数字育苗工厂”内,农技员利用智能灌溉系统进行辣椒苗喷淋作业。 新华社发(邓良奎摄)
3月13日,浙江省东阳市皇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全自动智能水稻育秧生产线在制作秧盘。 新华社发(包康轩摄)
3月13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圣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郭店镇杨吕庙村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无人机在执行植保作业。 新华社发(苗育才摄)
3月14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先丰农业智能育秧工厂内,工人在观察早稻秧苗长势。 新华社发(谢尚国摄)
3月13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青龙河合作社,农民在全自动智能化育秧工厂育秧苗。 新华社发(谢万柏摄)
3月1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天亮合作社采用桁架式灌溉机进行节水喷溉,促进冬小麦返青。 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春回大地,农事正酣。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各种新技术、智能化农机具纷纷“上岗”,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间铺展开来。科技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田间地头,不仅让春耕生产更高效、更便捷、更环保,也不断推动着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转型,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了坚实的底气。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