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一珂
提前服务做加法、优化流程做减法、集中会商做乘法、“绿色通道”做除法,这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出来的一套“加减乘除”工作法,为的就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压舱石”,重点项目建得快不快、好不好,直接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围绕项目“准入、准建、准营”三个环节优化措施,推进项目建设“速效并进”。据统计,工程建设审批事项由127项精减到61项,申请材料精简64.2%,办理时限压缩了55%,为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审批服务保障。日前,从省发改委传来喜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相关做法——“宝鸡市坚持‘四全四办’全过程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保障”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
审批提速办 时限压缩更顺心
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涉及审批事项多、流程杂、周期长。对项目单位而言,办事要越简单越好、流程要越清晰越好、审批时间越短越好,这也是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环节。2024年以来,我市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连续位列全省第一,这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营造的良好环境和全力支持分不开。
渭滨区某产业园内有一家生产液压件的企业,由于企业要实施扩能升级改造项目,需要开展环评,为了助力项目加快建设,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只要提供简单资料,签订承诺书,就能通过审批,5个工作日便完成了环评。
记者了解到,告知承诺制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改革措施,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线上建成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形成“一窗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发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审批事项工作规范》,针对每一项申请材料,梳理申请填报要点和办理审查要点,绘制样表示例,形成清晰简明的标准化工作规程,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审批标准更透明、审批过程更规范,实现“一个情形一套材料一次收件”标准化办理的服务模式。
同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即报即办、即受理即评估工作模式,环评报告书平均办理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25个工作日,报告表平均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目前,已经按承诺时限办结陕西万豪万全国际先进钛及钛合金材料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环评31个。
事项集成办 流程优化更贴心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是一座集中展示、保护、研究、宣传宝鸡地区新石器时期出土文物和史前聚落遗址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去年,为了提升遗址保护和馆藏展陈水平,博物馆计划申报争取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并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申请办理项目立项相关手续。
面对项目申报专项资金时间紧、遗址保护提升改造专业性强的情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科室立即着手,在组织专家初审项目文本资料时,审批并行推进,同步征求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意见,为项目组织评审打好基础。评审会后审批人员建立与评审专家、项目单位的三方沟通渠道,推进项目文本资料抓紧完善,项目从受理到办结批复用时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压缩75%。
这是我市压缩时限,让审批服务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优化审批方式,推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初步设计、环评、能评、水保等开工前审批环节实行联合办理。同时还探索实施审批“套餐”业务,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50个、80个和15个工作日。
“联合踏勘、并联审批”机制也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工作,提升审批效能的一大亮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踏勘一同去、现场一起评、结论一次下”的工作模式,保障项目快审批、早运行。市中医医院诊疗能力提升项目是民生领域重点项目,按规定,这个项目要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人防工程建设审批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三个事项,一个一个办,不仅花费时间长,还要准备一堆资料。经过工作人员的了解,最终采用并联审批的模式,通过共享申请材料、简化办事流程、事项协同办理等方式,实现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人防工程建设审批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三个事项联合勘验、并联审批、一次办结,为建设单位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工作成本。比如龙丰村片区安置房建设项目、中华石鼓园景区提升改造项目等多个项目都享受了并联审批机制,助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主动帮代办 项目服务更省心
审批工作如何提升、服务如何优化?项目单位和企业最有发言权。为此,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多次组织召开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房地产企业、加油站、危化品企业等行业的座谈会、培训会、推进会,邀请行业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为提升建筑企业资质办理、房地产项目规划条件核实等审批服务效能建言献策。
优服务,是不变的宗旨。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先后制定了《综合施策精准服务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审批助力经济稳增长十条措施》等,建立起了以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聚集区为服务对象,加上6支小分队和N个驻开发区(园区)审批联络员的“2+6+N”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为项目单位提供从准入到准营全链条、面对面辅导服务,精准解答相关问题。
大窑饮品年产50万吨饮料智能工厂项目落地我市陈仓科技工业园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项目建设需求,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动事项并联办、高效办、一次办。办理用地规划许可法定时限是20个工作日,但大窑饮品公司通过市工改综合窗口提交申请后,当天就拿到了证照。项目建成后,大窑饮品公司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后才能生产,为了让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办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成帮办代办“小分队”,主动对接企业开展“证前指导”,对照《食品生产许可办事指南》,详细介绍许可核查注意事项,指导企业做好查缺补漏和完善提升,大窑饮品公司从受理申请到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仅用了4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我市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审批事项办理清单》,对审批事项进行研判,组建“一项目一专班”,开展一对一管家服务以及帮办代办工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广泛开展“视频踏勘”,推动“无感审批+有感服务”,利用微信群、钉钉App等云视频服务平台,指导企业准备申请资料,帮助整理申报材料,通过远程指导和实时视频方式开展现场勘查,压缩空间距离,提升勘查效率,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云端店小二”服务。在专家评审环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推行“网络联审”,召开“线上业务审批会”,打破评审地域和时间限制,累计为高品质大吨位航空航天航海精密熔锻生产线等项目开展视频评审会议12次。
回望来时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做活审批要素保障,持续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提升项目审批服务保障质效,切实让项目单位和企业感受到政务服务的“加速度”。展望新征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奋进,打造“办事快捷、便民高效”的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行政审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