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郭飞 杨颖 杨萌芽
热闹非凡的文化里街区 宇航高端封装产业园企业工作人员检测产品 渭滨第一学校建成投用 2024年,是渭滨区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区上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获评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全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区。这“五项”殊荣,均为全市唯一。
2024年,是渭滨区经受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2024年7月1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全区人民闻“汛”而动,沉着应对,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紧急转移群众避险,做到叫应、撤离、救援、抢通、保障、恢复“6个最快”,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谱写了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
党建优
强根铸魂 凝聚奋进力量
市委副书记、渭滨区委书记段小龙表示:“渭滨区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把好行稳致远航标。”
党纪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2024年4月22日,渭滨区委党纪学习教育示范读书班开班。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
作为此次读书班的一员,石鼓镇党委书记赵海波说:“为期5天的读书班研讨会,采取集中领学、个人自学、案例促学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学员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这是渭滨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缩影。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渭滨落实落地;举办全区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培训干部5000余人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书记讲党课500余场次,专题学习研讨1200余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8个。
姜谭路西社区党委书记陈勤莉,在走访中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困,总结出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四千行动”工作经验,在中央党校培训班上分享经验。区上先后命名“四美四型四优四好四强”基层党组织45个,《构建“四大体系”充分释放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入选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让社会组织成为老旧小区治理最优解”编入《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100例》。
发展优
壮大产业 激活实体经济新活力
渭滨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昱昕说:“渭滨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硬道理,紧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笔者走进姜谭经开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看到,机器轰鸣,人员穿梭在厂房内外,建设现场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
电子新材料产业园,是围绕传感器产业发展实施的延链强链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经开区管委会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工作专班组长李卫强介绍说:“目前生产厂房已封顶并实施洁净厂房装修,研发综合楼主体已封顶,正进行外墙施工,动力站、危废库等配套设施已竣工正在调试设备中,预计2025年一季度可实现投产。”
工业是渭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区上建立“群长+链长+行长+院所长”工作机制,加快建设65个工业技改项目,新增产值24亿元,建成42万平方米西部传感器产业园,引进麦克传感等传感器企业10户,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烽火宏声、秦川机床荣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宝光真空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项目招商提质增效。渭滨区2024年实施重点项目179个,完成投资247亿元,争取各类资金20亿元,大力推行基金招商等八种招商模式,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到位资金35.58亿元,获评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区。
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渭滨区不断健全落实耕地保护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加快建设,编制完成3个镇国土空间规划和8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石峪路等4条农村公路桥梁改扩建工程如期竣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壮大行动,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4个、“五美庭院”84户,“渭滨葡萄”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厥湾油桃等4个农产品入选“宝农优品”名录,上川村获评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
文旅商体深度融合。渭滨区积极实施商贸提质升级行动,改造提升街区5个,恒太城、文化里商业街区、茵香茂御酒店开业运营,培育特色楼宇28栋,税收超千万元楼宇2栋;实施大型文旅活动20余场次,发布旅游研学线路6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亿元,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串景成链、融合业态,晁峪河乡村旅游综合体一期开放运营,茵香小镇获评市级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街区。
“随着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逐步建成,如今来这里旅游的人多了,村子发展也好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大家的精气神一下子就上来啦!”石鼓镇茵香河村村民向菊红说道。
环境优
持续发力 擦亮“‘渭’您服务”品牌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渭滨区全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公共服务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渭滨。
2024年,渭滨区持续推进燃气改造27704户,更换管网345公里,公园路等57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拓宽并打通断头路4条,探索“证缴分离”不动产登记,解决了725户群众多年期盼的房产证办理难题,完成“保交楼”交付3946套。建成姜水游园等口袋公园4个,新建改造公厕9座,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7个,让城市更宜居。坚决当好秦岭卫士,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同比增加10天,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如今,渭滨大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处处呈现“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壮美画卷。
深化营商环境“五零”体系,渭滨区举办政银企早餐会、企业家沙龙13场次,建成“政务+三圈”政务服务驿站5个,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成立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商事调解中心,“跨域通办”扩至7省34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23%,营商环境监测点试点经验全省推广,涉企多元解纷机制入选2024年陕西省营商环境白皮书,“三端应诊”工作经验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日前,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李波给区上送来锦旗。“真没想到,这里的办事效率这么高,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专业,几分钟就把我们的大问题给解决了,真是省心又暖心!”他的这番话,说出了许多办理业务群众的心声。
民生优
用心用情 办好群众身边实事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渭滨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就医、上学、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用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红利”,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2024年9月开学季,一个个活泼可爱、笑容灿烂的孩子背着书包、唱着儿歌欢快地走进海棠幼儿园。这是渭滨区聚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真实写照。
聚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争创省市先进,打造教育名区”为目标,渭滨幼儿园全面建成,海棠幼儿园、渭滨第一学校、职教中心经开区分校开学投用,新增学位4100多个,有力破解了入学难问题。
就业保障全面兜底。渭滨区建成零工市场,开发运营零工就业线上“即时快招”综合服务平台,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余场次,城镇新增就业90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培育区级劳务品牌3个。
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全区21家医疗机构成功实施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积极落实“以镇代村”,推进药品集采工作“扩围提质”。探索组建“1+2+2+N”渭滨模式心联体,累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69场,现场义诊60场,宣传科普190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
养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自从英达路社区食堂开业以来,我每天带着孩子过来吃饭,不仅饭菜味道好,而且价格便宜!”家住社区附近盛世佳园小区的王祥德老人笑着说道。
渭滨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尚军平介绍:“全区建成‘街道—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设置助餐点54个,建成3个区级、5个镇级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样板示范村,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治理优
精细管理 让老百姓幸福满满
社会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民生改革是撬动幸福生活的杠杆。渭滨区聚焦民生领域精准发力,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61项改革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持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7107厂家属院居民陈志良感慨地说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后,灯亮了、墙白了,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环境大幅改善,真是旧貌换新颜,现在住得特别舒心!”
据了解,渭滨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小区改造项目11个,涉及61个小区,截至2024年底已全部完成,用实际行动证明,民生领域的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实惠与温暖。
此外,渭滨区还通过优化四级网格员队伍、推动“数字渭滨”建设、打造品牌调解工作室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做好基层治理文章,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桥南街道英达路社区搭建“民情可视平台”和“入户走访可视平台”,安装居家预警、社区风险监控等智能化设备。“通过前端监测、后端预警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防范化解了一系列风险,倾心打造群众心中安心栖息、放心依托、舒心生活的温馨港湾。”英达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兼街巷网格长赵艳说。
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站在2025年新起点上,渭滨区委、区政府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宝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带领全区党员干部锚定“五优”城区升级版建设目标,以改革为笔、以发展为题,只争朝夕、加压奋进,以实绩实效奋力书写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