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大教授奚亚军(中)、张超(左)在试验田查看小麦长势(资料图) 惠麦侠(左三)与学生在地里查看蔬菜生长情况(资料图) 刘占德(左三)在田间指导果农开展猕猴桃冬季管理 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太白高山蔬菜畅销港澳,眉县猕猴桃占据全球市场九分之一……宝鸡取得这一系列显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两地三方”。自2008年起,宝鸡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启动实施了“两地三方”农业科技战略合作,三方于2022年签订了《深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共建秦创原农业板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用科技的磅礴力量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初心不改,把论文写在了宝鸡1.8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答卷”上,推动了我市由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华丽转身。初心红、黄土地、科技蓝的完美组合,为“千万工程”不断输入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业“芯片” 奠定连丰大局
近日,笔者走进陇县旱地农作物品种区域实验示范基地,眼前的小麦试验示范田被划分成整齐的“豆腐块”,每块都竖立着一个标识牌,标注着小麦的品系名称,麦苗呈现出叶色深浅、植株高低各不相同的性状特征,如同一场生动的小麦展览会。
“试验田里一共种了110个小麦新品种,包括不同播期、播量、肥力的栽培试验,我们正在开展小麦冬前总茎数的调查工作。”陇县种子站农技推广研究员王志成告诉笔者,通过这一调查,可以判断麦田的群体是否合理,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灌溉和化控等,以调整群体结构,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看,整体表现都不错。”王志成说。
这个基地是我市唯一一个粮食农作物试验站,承担着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任务。西农大副教授张超说,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
自2013年以来,西农大试验站专家扎根陇县,潜心研究,3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11个小麦品种通过省审。同时,他们先后推广种植了小麦西农189、西农822、西农100等多个新品种,共计71万亩。带动陇县及其周边地区小麦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增产粮食3550万斤,增收3905万元。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在陇县旱地农作物品种区域实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市种业发展成效卓著。目前,全市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95%,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45%。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7.6万亩、总产量149.11万吨。这背后渗透着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五良协同”一盘棋式的宝鸡智慧。
“硬核”技术 解决“硬芯”问题
在眉县,有一条远近闻名的道路,名为“西农路”。它不仅仅是一条道路,其背后凝结着当地村民对西农大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专家团队的殷殷之情。
前几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占德又一次来到眉县。“冬季修剪不光是简单地对树枝进行修剪,更是一种科学的栽培技术,通过修剪能更好地培养树形、调整树冠结构、培养结果枝组、促进通风透光,实现生长、结果平衡和稳产高产……”刘占德在猕猴桃田间边讲解边示范,指导果农开展猕猴桃冬季管理。
自2006年起,当地与西农大通过“两地三方”农业科技战略合作,紧密围绕猕猴桃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实施科技入户与科技示范工程,时至今日已走过18个春秋。
“试验示范站建立之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仅8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2.2亿元,作务和管理水平都不高。”眉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金娥说,今年种植面积达30.2万亩,产量增长到53.9万吨,综合年产值突破60亿元,全县人均猕猴桃收入达1.5万元左右,靠种植猕猴桃发家致富的农民比比皆是。
“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这一美誉背后,靠的是科技创新的支撑。
“硬着没法吃,软了吃不及”是猕猴桃的先天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2024年,眉县与试验示范站联合成立了即食猕猴桃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组建了一支由1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重点攻克这个难题。
刘占德介绍,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增氧、控温等技术调控,让消费者收到猕猴桃后无需等待,味道“酸甜刚刚好”。这是数百次科学试验的结果。
“2024年,全县即食猕猴桃销量达到5万吨,产值超5.5亿元,占猕猴桃总销量的10%以上。”杨金娥说,下一步,他们将努力实现猕猴桃全面即食化。
近年来,试验示范站先后选育猕猴桃新优品种13个,确定了从“种”到“吃”的关键指标,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眉县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自身实现了美丽蝶变,更带动全市猕猴桃产业协同共进。2024年,全市猕猴桃产量预计达73.9万吨。
祛“病”生“根” 高山菜“远嫁”港澳
隆冬时节,在西农大太白蔬菜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顶着寒风,细心观察记录着各种蔬菜的生长情况,这里的蔬菜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
“这个试验田,给太白蔬菜立了大功!”太白县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副主任谭明权说,2008年,太白县蔬菜种植面积仅有6万亩,根肿病的防治是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头号难题”,导致当地的种植产量急剧下降,年产值损失超亿元,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太白县联合创建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聘请多名专家教授长期驻站,展开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惠麦侠说,经过专家团队十年的不懈努力,确定了防治关键点,形成“轮、种、育、土、肥、管、防”七个环节的蔬菜根肿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尤其是蔬菜漂浮育苗技术,突破了有效防病的技术瓶颈,并在此过程中获“一种漂浮育苗的控水装置”实用新型专利1项,有望解决漂浮育苗中控水环节费时费力的问题。
与此同时,西农大与当地政府通过“驻点专家+地方农技人员+合作社+职业农民”的推广模式,迅速使成果转化应用,蔬菜根肿病防治效果提高了85%以上。目前,平均病株率由87.3%下降到11.5%,防治成本降低52%,近三年,累计增收节支3.4亿元,实现了“减药省工、增效控害、绿色环保”的目标。
在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筐筐采摘的新鲜高山蔬菜经过预冷、装箱后,运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往香港、澳门等地。该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说,在西农大专家团队的帮扶下,他们先后引进了20多个蔬菜品种,通过采用漂浮育苗、水肥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全面提升蔬菜种植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目前,太白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种植高山蔬菜每年为农民人均创收8900元。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使蔬菜规模产量稳步增长。同时,先后颁布实施了高山大白菜栽培技术、漂浮育苗技术等13个地方标准,为蔬菜生产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目前,全市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个,总面积2.3万亩。202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75.6万亩,预计年产量达196.9万吨、综合产值达98.5亿元。
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近年来,我市出台多项政策,针对西农大在宝试验站、试验基地,在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
据了解,全市先后建成3个试验示范站和8个试验示范基地,其中2个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命名为“科技小院”,累计推广新优技术74项,并成功引进选育粮油、果菜、奶畜等新优品种169个,持续为我市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如今,千阳苹果四次“飞天”、陇县奶山羊养殖科技化水平全国领先、渭滨区金耳深加工系列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西府农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