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铜容器组合 M4出土铜戈 一号车马坑二号车辖軎 H217出土骨铲 秦文化遗存 胡宝林摄 梁云教授(左)和考古队员发掘城墙遗址 胡宝林摄 秦都邑汧渭之会到底在哪里?2000多年来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经过考古人员不懈探寻发掘——
千古之谜:秦都邑汧渭之会在哪里?
历史上,秦人“九都八迁”,汧渭之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都邑。
《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秦人以此为立足点,进入关中,迈出了图王兴霸的关键一步。
从秦文公四年营建到秦宪公二年迁都平阳,汧渭之会作为秦国都城近50年。汧渭之会作为秦人踏入关中营建的重要都城到底在何处?虽然“汧渭之会”名称本身说明了其位于千(汧)河、渭河的交汇处,但是到这里观察就会发现,这两条大河交汇之地其实是一个比较广大的地域,沧海桑田,往昔的都邑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所以,对于汧渭之会的具体位置,2000多年来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
令人惊喜的消息终于传来。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在宝鸡市陈仓区举办。带队在宝鸡魏家崖遗址进行了3年考古发掘的西北大学教授梁云在会上宣布:“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2024年11月26日,《宝鸡日报》在全国首家报道了《秦人都邑汧渭之会位于宝鸡魏家崖》的消息,立即引起全国考古界、历史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
为什么“基本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人都邑汧渭之会?这里有哪些重要发现?2024年12月25日,记者赴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深入探访。
在千河渭河交汇地发现魏家崖遗址
“这是城墙遗址。看,这是夯土层。”2024年12月25日下午,考古队领队梁云教授带领记者来到魏家崖遗址发掘现场,指着高速公路下村落旁的一段土崖对记者说。
魏家崖遗址位于千(汧)河、渭河交汇处东夹角,在宝鸡市千河镇魏家崖村一带的塬坡上。站在这里,宽阔的千河河道尽收眼底,渭河也在视野不远处流淌。
沿着小路爬上去,考古发掘工地里,七八名工作队员挖开地层,一件陶鬲斜卧在坑中,一截城墙遗址袒露在众人的视野。梁云跳入探坑,拿起考古手铲铲土,仔细剖析。
这是秦都邑汧渭之会的城墙遗迹,城墙的发现,是魏家崖遗址发掘并发现汧渭之会的重要线索。
魏家崖进入梁云等考古人员的视野是在2008年。当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启动“关中秦汉离宫别馆”调查项目,梁云带队从千河下游开始调查,在魏家崖村找到了面积不下20万平方米的春秋时期遗址,发现灰坑、墓葬、筒瓦等,还有春秋时期的刀范。梁云觉得刀范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一般来说,都城性质的遗址才有手工业,尤其是铸铜业。而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曾出土金虎、小型编钟等。
2014年,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春秋早期的墓葬,该墓陪葬铜器组合为鼎、簋、壶、盉,器形为秦式风格,这个高规格的铜五鼎陪葬墓的发现引起考古专家高度关注。
2021年7月,对魏家崖念念不忘的梁云带着3名学生,再次来这里调查,对一段段土崖仔细调查后,在引渭渠南侧发现城墙遗迹。城墙的发现对城址的确定至关重要,这个发现鼓舞人心。
2022年,由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申报的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获得国家文物局支持,组建联合考古队,由梁云担任领队,对宝鸡魏家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此后几年,对城墙的勘查还在继续。梁云带着记者看了北、南两处城墙遗址。发现的城墙遗址大体勾勒出城的轮廓。
虽然2000多年的岁月风雨,让城墙与黄土融为一体,村庄、渠道、道路建设等人类建设活动,让这一区域呈现现代面貌。但是,考古专家还是以火眼金睛在田野当中发现了古代文明的痕迹。
“魏家崖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时代从龙山时期至汉代,以春秋时期文化最丰富。”梁云在“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上报告,“发现春秋早期城址一座,平面布局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形(长条状),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他还说,在城址北墙以外500米处,发现一道长度超过400米的围沟,东西向,年代从周代到汉代,内有多层淤土,可能是分洪泄洪的沟渠。
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接连有重大发现
2024年12月25日,梁云带着记者来到城内南部田野发掘工地,冬阳虽然照着,但风依然很冷。
城的西南角,城墙遗址的夯土层脉络清晰。站在田野俯瞰,临近城墙区域,凹凸不平,坑坑洼洼。梁云介绍,2024年在城内发掘点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5米,共探方12个。在此次发掘中,发现了多个重要的秦文化遗存,包括车马坑、夯土建筑、灰坑、陶窑等。其中,夯土建筑基址东西约50米、南北约20米,被车马坑打破。车马坑为春秋早期,残长约10米,内埋二乘车马,一车二马或四马。在城外G点还发现一座长23米、宽3米的大型东西向车马坑。在城内D点灰坑中出土春秋早期槽瓦,当为高等级建筑所用。
在城内F点灰坑(H217)发现年代属春秋早期的手工业废料坑,其中有大量石块、陶器、骨料、骨器,包括骨铲、骨笄、骨锥、骨觿(xī)及制骨废料等。
梁云介绍,3年来,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西周墓葬36座、春秋秦墓26座、战国秦墓11座、汉代墓葬7座。2022年至2024年共发掘4座五鼎四簋高等级秦墓。
在城内E点发现的一座春秋早期墓葬M133很有代表性。该墓墓口长4.7米、宽2.5米,墓底距地表8.5米,北壁、东壁、南壁各有一壁龛,壁龛内各有一殉人,殉人均为屈肢葬。墓主为头西足东仰身直肢葬,盖板上有大量陶珠、铜铃,还有一条殉狗。铜礼器、陶器置于棺、椁之间。出土器物组合为:铜礼器五鼎四簋两壶一盘一匜。陶器有陶列鼎7件、大喇叭口罐4件、侈口小罐4件、陶盆4件、陶豆4件、陶鬲1件。五鼎四簋的随葬铜器物表明墓主人是大夫级别。
对墓葬的发掘还在继续中。2024年12月25日下午,记者在考古工地看到,一个大约7米深的墓葬坑内,木板钢管纵横形成支架,往下探望,3名身着厚棉袄、戴着口罩的考古队员正在灯光下坑内小心翼翼清理露出头的几件陶器。
或许,还有新的发现惊喜人们。
魏家崖遗址就是秦都邑汧渭之会
“持续3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春秋早期城址、夯土建筑、高等级秦人墓葬、车马坑、围沟、手工业遗存等,对魏家崖遗址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梁云说。行走在魏家崖的田野,他指点介绍如数家珍。
冬日,千河和渭河东夹角的台塬,寂静如2000多年来的平常岁月。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这里的田野揭开黄土面纱,露出城的真容。
“从魏家崖遗址的位置、面积、年代、城墙、建筑基址、高等级秦贵族墓、大型车马坑、围沟,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遗存,筒瓦槽瓦等建筑材料,以及往年发现的编钟、铜礼器、金器,基本可以确认该遗址就是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梁云说。
在“都邑、陵墓与祭祀——宝鸡地区秦文化考古新发现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的30多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了魏家崖遗址考古发掘情况,并进行深入研讨。专家认为,魏家崖遗址为秦都邑“汧渭之会”这一发现是近年早期秦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对探索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西周时期墓葬为研究‘秦邑’与‘汧渭之会’的关系也提供了重要资料。”梁云还说。
“‘汧渭之会’营建在千河东岸千河和渭河的东夹角上,为什么没有建在千河西岸、千河和渭河的西夹角底店石羊庙一带呢?”记者问。
“那里没有东岸这里开阔。”梁云答。
(图片除署名外由魏家崖考古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