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后土吉金 光耀千秋
——与青铜器有关的成语(之四)
游客在眉县博物馆参观青铜鼎 祝嘉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四十三年逨鼎
  

问鼎中原
传奇故事寓意深
本报记者 祝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鼎”作为青铜文明的璀璨明珠,不仅是食器,发挥着烹饪食物的实用功能,还是礼器,成为尊贵的象征。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宝鸡出土的青铜鼎以西周时期为主,其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繁复精美,且多以铭文见长。这些铭文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详细记录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状况,为人们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为我们揭示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2003年出土于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的逨鼎,更是以其长篇铭文,让我们对西周时期的诸王世系以及社会生活有了更为真实的认识。
  历经数千年风雨的洗礼,鼎已不仅是一种青铜器,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品质的凝聚。与鼎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革故鼎新”等,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诚信、责任、创新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这些成语典故,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性格。
  其中,“问鼎中原”这一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段传奇故事。据《左传》记载,楚庄王在击败中原盟主晋国、使郑国彻底臣服后,于周王城郊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周王室派王孙满前来观礼,楚庄王借机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意图彰显自己取代周王室、统治天下之心。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象征着华夏九州,是古时象征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之物。面对楚庄王的挑衅,王孙满以“在德不在鼎”的睿智回应,巧妙地指出有德者方能拥有天下,令楚庄王惭愧而退。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唐瑞兽葡萄镜
  

以史为鉴
吸取经验谋未来
本报记者 麻雪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流传较广,意思是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人的衣服、帽子,以正形象;借鉴历史,可以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其中“以史为鉴”成为一个成语典故。
  我们如今使用的镜子是很平常的物件,但在古代,镜子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先民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开始以静止的水面为镜子整理仪容,这一过程被古人称之为“监”。甲骨文中的“监”,其字形就像人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后来,逐渐引申出了监察、监督的含义。
  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技术的发展,人们用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在“监”字下加“金”成为“鉴”,指映照的工具——盛水的铜盆。“镜”字出现在战国时期,与“鉴”属于同源字,从音韵学上可以通转。
  郭沫若先生曾释义:“古时普通人用陶器盛水,贵族用铜器盛水,铜器如打磨得很洁净,即使无水也可以鉴容。故进一步,即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是器足的根蒂。”
  青铜鉴是青铜器的一种重要类型,形状多为大口、深腹、有两耳或四耳等,有的还有精美的纹饰,展现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青铜鉴就十分精美且具代表性。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也有一件馆藏青铜鉴,名为“汉弦纹鉴”。在博物馆中,常设展览“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最是吸引爱美的游客们,展出的300余面精品铜镜,反映出古时人们的生活面貌和审美追求。

曲臣父癸爵 毛丽娜摄
  

加官晋爵
青铜酒爵传礼仪
本报记者 罗琴

  成语“加官晋爵”,指的是晋升职务、增加爵位,古时常用来表示仕途顺遂,获得更高地位和荣耀。这里面的“爵”既是青铜酒器,也是礼器,它在古代象征着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作为一种古老的酒器,爵在商周时期用来酌酒、煮酒或温酒等,同时也是君王赐酒给臣下的象征。据古籍记载,“爵”是用来指代负责王宫祭祀的高级文官,后来逐渐引申为官位名、爵号、爵位等,与尊贵和地位密切相关。
  日前,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青铜爵有着圆肚子,前面有倒酒用的流,后面有尾,一旁有鋬,口上有两柱,下方有三个尖尖的高足。据工作人员介绍,古人饮酒时多是左手握爵,右手进食,爵鋬只是装饰,很少实用。
  爵用来饮酒,兼可温酒。《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酌彼康爵,以奏尔时”的描述,康爵即空爵,这两句是说,往喝干了的爵中注酒,向你此时心中所尊敬的人进献。至于“爵位”“加官晋爵”之爵,也是从酒爵引申出来的。据《仪礼》记载,爵在祭礼和宴饮时,多与觚(gū)、觯(zhì)、角等酒器组合出现,在商代贵族墓葬中一般使用一爵一觚陪葬,西周多以觯替代觚。
  1972年,在岐山京当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兽面纹菌柱爵,它见证了古代关中西部地区的青铜文化繁荣,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高超技艺和卓越审美。
  1976年,在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西周中期父辛爵,柱壁铸有四字铭文,整体造型典雅大方,无处不展现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商代铜爵数量众多,但到了西周,由于周人限酒,铜爵的数量开始减少,战国以后更是难觅踪影。

凤翔区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釜 毛丽娜摄
  

破釜沉舟
展现决心和勇气
毛丽娜

  “破釜沉舟”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做事果决,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非打胜仗不可。
  釜,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源于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了激励士兵决战到底,下令要沉船破釜,不留后路,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项羽的英勇无畏,更让“破釜沉舟”成为决心和勇气的代名词。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就有一件充满历史沧桑的铜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郑苗介绍说,这件铜釜是一件炊具,铜釜腹部钉补的痕迹清晰可见,见证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郑苗介绍,铜釜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因其易于携带,常用于行军做饭。
  凤翔区博物馆馆长董海兵向笔者介绍,2018年,凤翔姚家沟镇姚家沟村村民程东在修公路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铜器并主动上交。经鉴定,这件铜器为唐代铜釜,高约15厘米,口沿部受损,底部外围附着草木灰痕。这件铜釜现收藏在凤翔区博物馆。
  “铜釜不仅承载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也见证了古代军士的决绝。”我市教育工作者强健感慨道。他提到,曹植的《七步诗》中就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之句,侧面反映出铜釜在古代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凤翔区博物馆这件古朴而庄重的唐代铜釜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古代炊具的历史和文化,更让人感受到“破釜沉舟”所蕴含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力量。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