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让人民健康更有“医”靠
——我市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述
医务人员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资料图)

  本报记者 马庆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疗卫生领域锐意进取,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聚焦“三医”联动,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全方位工作格局。全市建成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4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全覆盖,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被国家卫健委主办的《卫生健康工作交流》刊登推广,市中心医院入选国家级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5个县区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
  一串串改革硕果、一个个荣誉称号,见证了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
  群众就医负担减轻
  家住市区东风路的张女士双腿疼痛多年。2023年4月,她在市区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对左膝进行单髁置换手术花费2.7万元。治疗后效果良好,当年11月,张女士又对右膝进行了同样的手术,仅花费1.9万元。“手术一样、材料一样,节省了8000元,这都是集中采购带来的实惠!”解除病痛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自“集采”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共参加国家、省级及省际联盟集采33个批次,药品集采15个批次共482种、医用耗材18批18大类近2000个品种规格,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0%左右,最高降幅达到90%。
  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操心事、烦心事,我市按照“一云、一网、一码、一屏、一端+N个业务系统”的总体思路,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市37家二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汇聚形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20万份,采集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检查检验等信息16亿条,电子病历信息1.64亿条,实现跨机构共享调阅。(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推广普及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累计发放296万张,患者在就诊全流程及跨机构诊疗服务中“一码通用”。
  我市还积极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惠民服务措施,全市41家医疗机构101项检验项目纳入全省医学检验互认范围。同时,深入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市中心医院“一康优护”、凤县“优小护”等特色服务,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县区群众身边。“宝鸡护理到家”App上线医疗机构30家,开展服务项目47个,服务群众5041人次。
  体制改革成果丰硕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近年来,宝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火如荼推进。
  改革成效如何?赛场上见分晓。2023年,我市组织多家医院参加陕西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擂台赛。市中心医院荣获“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医院”称号,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扶风县人民医院荣获“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秀医院”称号。同时,市中心医院荣获持续发展组一等奖,市妇幼保健院荣获运营管理组一等奖,市第二中医医院、凤翔区医院和扶风县人民医院也分别获奖。这是我市扎实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等多项改革成功的见证。
  通过改革,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开诊运行,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项目和市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分项验收,同步进行防辐射及精装修施工;市口腔医院高新院区项目主体即将封顶。
  总会计师制度和总药师制度试点的做法,在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典型经验新闻发布会上被介绍推广。目前,我市已为市属6所公立医院配备总会计师,在全市17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展总药师制度试点。
  同时,我市创新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十大行动”。全市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25个,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个,5个县区综合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全市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已建成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94个,实现区域内县区全覆盖,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宝鸡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2.46万亩,品种100余个。目前,全市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主要种植模式有“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种植大户及零星散户等。
  百蕊草是山间野生的,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2017年,陇县东风镇农民陈俊义在了解到百蕊草的功效和行情后,采集种子在家试种。到2023年,共种植120多亩,实现从野生到人工种植,吸引了河南、甘肃等省内外众多中草药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扩大了宝鸡中草药的知名度。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扶持发展中药材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行业协会。我市先后引进陕西云台林间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麟游县酒房镇金鑫中药材合作社等5家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中药材生产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提高我市道地中药材生产水平;依靠专家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选育,研究制定规范化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大力引进推广各类中药材生产、采收、加工的农机具,克服中药材生产中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
  聚力开发宝鸡中药材品牌,我市中药材购销两旺。“宝鸡柴胡”“太白贝母”“秦香牌天然麝香”等品牌享誉全国。
  健康宝鸡建设纵深推进
  每天傍晚,岐山县堰河村的村民,都会结伴来到村健身广场锻炼。这个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健康小屋后,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健身活动,邀请医疗机构专家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讲座,该村健康村庄案例入选省健康办首批十大典型案例,建设经验在中国健康家庭大会上分享交流。
  堰河村健康村庄建设是健康宝鸡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建成国家和省级健康促进县区5个,建成千阳县、眉县、陇县、陈仓区4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八类健康细胞建设,累计推荐省级健康细胞4000个。
  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宝鸡建设为统领,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新格局,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市657名兼职“健康副校长”积极履职,促进青少年健康。编印《全人群慢性病分类精准干预与效果评价工作指南》5万册,将全人群划分为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3类,有针对性制定适宜干预措施。我市推进“三高共管”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省级试点,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3种慢性疾病,努力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尽量不得大病。
  此外,我市探索建立健康科普发布传播、全人群慢性病分类精准干预、卫生健康管理员服务三项机制,365天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在全市各级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庄等设立兼职卫生健康管理员,每年4月至9月份每周四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进广场进社区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指导和健康服务,着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这是百姓的期盼,我市医疗卫生领域改革正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