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后土吉金 光耀千秋
——与青铜器有关的成语(之三)
一式兴钟(宝鸡周原博物院供图)

黄钟大吕
妙音源自礼乐文明
本报记者 麻雪

  黄钟大吕这个成语出自周代礼乐文化,其中的“黄钟”和“大吕”都是古代音律中的律名,说到钟,不禁让人联想到青铜钟。日前,记者在宝鸡周原博物院、扶风县博物馆采访时,看到了兴钟、南宫乎钟等,其华美的造型、精致的铭文和纹饰,不禁让人感受到成语“黄钟大吕”之妙。
  我市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王丽霞说道:“‘黄钟大吕’出自《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我们平时在看书时会经常看到这个成语,日常口语中用得较少。它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或者形容一件事情、一个名人的影响力极大。”
  宝鸡出土过不少青铜钟,如1976年出土于竹园沟的西周早期编钟,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编钟,学术价值较高。还有1976年出土于扶风庄白窖藏的21件兴钟,分为七组。通过对兴钟铭文的研究可知,兴钟的器主为兴,他活动于周孝王至周夷王之时,曾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史。这些兴钟多饰有云纹、鳞纹、夔纹、凤鸟纹、乳钉等,造型精美。
  有一个成语“钟鸣鼎食”,是说古代贵族们吃饭时要奏乐击钟,形容古代贵族生活的讲究与奢华,其中的“鼎”与“钟”分别对应周代的“礼”与“乐”。
  在周代礼乐制度中,礼以鼎为中心,乐以钟为中心。在西周早期,建立了以编钟为代表的西周乐悬制度,到了中期,乐悬制度有了完善。
  考古专家根据扶风庄白窖藏出土情况判断,器主兴用鼎制度很高,按照礼制,为西周中期的重臣。历史的烟云虽已消散,但是,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博物馆看兴钟的精美,还可以翻开书籍品读成语“黄钟大吕”所蕴含的青铜文化余韵。


西周人头銎内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供图)

  

不避斧钺
青铜兵器诉说威武
本报记者 张琼

  “不避斧钺”意为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用以形容英勇无畏、忠义不屈的气概。斧和钺为古代兵器,宝鸡出土的兵器文物中,就有铜斧与铜钺的身影。
  日前,在岐山县周原博物馆采访时,记者看到了铜矛、铜刀、铜镞、铜斧、铜戈、铜戚等多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兵器。其中,出土于岐山贺家村的多件西周铜斧保存完好,身上有“绿赞赞”的色彩,斧刃扁而薄,斧身无纹饰,但铸造考究,粗犷中不乏精美。这让人联想起当时人们使用它们的情景,在《诗经·豳风·破斧》中有这样的诗句:“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大意是说,在激烈的征伐当中,我们的椭形斧被砍坏了,我们的方形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从诗句中可见,在周公东征中,斧作为武器被战士们使用。
  钺是古代一种长柄、有弧形阔刃的劈砍兵器。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有这样一幕:商纣王殷寿在举行登基典礼时,右手握着一把玉制“小斧头”,看起来颇为威风。虽然它看起来像斧,但其实是钺,玉钺象征权力与威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钺本是一种武器,到了青铜时代,它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超实用意义。除了用作砍斩的兵器、刑具外,还被用作礼仪重器,是王权与军权的象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藏文物中有一件西周人头銎(qióng)内钺,这件钺通长14.3厘米,舌形刃较宽,由长方形銎内钺和中空人首两部分组成,用木柲(bì)将钺与中空人首相连,造型颇为精美。
  牧野灭商之战、周公灭武庚之战、周公平管蔡之战、周成王攻录国之战……在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参观,可以看到西周时期31场主要战役的简介。看着一件件散发着青铜光泽、威武气息的西周青铜斧和青铜钺,让人赞叹其精妙的铸造工艺之余,也让人感慨那些征战中周人的英勇气概。



宝鸡周原博物院院藏文物铜戈

  

大动干戈
战戈展现英勇气概
本报记者 罗琴

  成语“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在则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情。
  大动干戈一词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意思是,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国内兴起战事。“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干”指代防御性的武器,而“戈”则是商周青铜兵器中最常见的长兵器,古称勾兵,是用以勾杀和啄击的兵器,它由戈头、柲(柄)、柲冒和柲末的鐏组成。
  学界普遍认为,戈作为兵器,是源自镰刀类工具的演变。在新石器时代,石制戈仅由援和内构成,且适用范围较小,进入青铜时代,戈跃升为军队中的核心武器。然而,自战国起,随着战争形式的转变及戟的崭露头角,戈的主战地位逐渐受到挑战。随着步战与骑战的兴起,戈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至东汉时,它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
  汉字中,“戈”字旁往往与战争有关,诸如“伐”“戮”“威”“战”等。由于戈常与防御武器干并用,因此“干戈”成为战争与冲突的象征,“干戈相见”“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等成语,均深刻反映了戈在古代社会中的显著地位。
  宝鸡茹家庄、竹园沟墓地共出土青铜兵器198件,其中,青铜戈的数量就达140余件。1973年岐山贺家村一号墓出土的一组商代晚期戈,纹饰精美、制作精巧,极为美观,有夔纹銎内戈、嵌玉夔纹戈、透雕羽纹戈,现均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981年岐山北郭祝家巷出土的西周早期新邑戈,其上铸有铭文“新邑”两字,新邑戈由此得名。


宝鸡周原博物院院藏文物折斝

传杯弄斝
酒器传递重礼之风
毛丽娜

  宝鸡地区盛产美酒,也出土了许多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在与青铜器有关的成语中,“传杯弄斝(jiǎ)”便与青铜酒器紧密相关,指在酒宴中相互斟酒。这一成语不仅生动描绘了酒宴的热闹场景,也展现了酒器斝的独特魅力。
  “传杯弄斝”源于元代无名氏的《符金锭》:“投至得今日开筵,传杯弄斝”,大意是指酒宴中宾客们手持酒杯,互相斟酒,传递着友谊与温情。
  斝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一般为盛酒行祼礼之器,兼可温酒。《周礼·春官》有“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之句。祼礼就是在祭祀时,将酒灌于地以示神、祖之饮。
  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折斝,它通高34.1厘米,口径18.6厘米。这件折斝高领、侈口,腹部肥大,柱足稳健,兽首鋬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盖口上有双首蛇形拱钮,盖两侧有半圆形缺口,扣合时便于纳柱,这些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盖内和鋬内有铭文八字:“折作父乙宝尊彝□”。金文中“彝”字的字形,像将鸡翅膀用绳索捆缚,左边落下血滴,表示宰后用双手捧送之状。古代有用杀鸡来盟誓、用鸡祭祀的风俗。由此推测,这件青铜器折斝是为祭祀父乙而做的礼器。
  参观折斝,让人感受到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祖先的缅怀。如今,在人们欢聚的宴席上,“传杯弄斝”这一成语虽然用得不多,但人们相互斟酒敬酒的习俗还在,以示对他人的尊重与热情。宾客们通过这一举动,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当我们走进当地的博物院(馆),参观尊、斝、觚等青铜酒器,其实也是在感受“酒以礼成”的文化传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