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为民初心绘出幸福图景
——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亮点回眸
    福彩力量支持技能帮扶

    陈仓区千渭街道群力社区举办重阳节活动(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一珂
  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
  市民政局获评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
  婚俗改革、未成年人保护做法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凤翔区、麟游县被确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渭滨区被确定为全省示范性2024年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县区;
  全省婚俗改革、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乡村著名行动”等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今年,我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一四五十”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安排部署,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扎实履职尽责,奋力书写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答卷。
  兜牢民生底线 精准救助让群众暖心
  今年,市民政局细化完善救助体系,积极探索立体式、多维度综合社会救助路径,全力打造统筹衔接、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综合救助格局,用精准的帮扶让群众暖心。
  麟游县建立了“信息比对”机制,为精准施策架起“一座桥”。针对各部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落实惠民政策不精准、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时时出现错误的问题,麟游县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信息数据共享比对机制的通知》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数据比对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实施方案》,架起了各部门信息共享沟通的桥梁,各项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差错越来越少,精准度越来越高。
  我市还全面推进扩围增效,创新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精神病患者集中托养和“三色预警”管理模式。比如,“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就是为了切实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情况特殊、困难具体、照护责任落实难的突出问题。这一模式最早是凤翔区创新开展的,是指根据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居住条件和个人精神面貌等情况,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实施动态管理。标记为绿色的属于正常管理,督促照护人、探视人对特困人员长期照护;标记为黄色的要定期关注,研究解决其安全风险隐患;标记为红色的要重点关注,梳理问题清单,落实责任,限期整改。今年,全市推行“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并积极动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包抓干部、社会组织及邻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为红色预警对象提供“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上门服务,关注特困人员身体状况和生活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关怀和帮助,真正让特殊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今年我市完成全国社会救助信息核对试点,对宝鸡智慧救助管理系统、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率先开通信息核对电子授权功能,开展跨部门信息比对11批次、575.84万条次。《“智”存高远“慧”民无限——大数据技术助力精准、高效、智慧社会救助》案例,成功入选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优秀实践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共保障低保对象97695人、特困供养对象7539人,实施临时救助14574人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6.498亿元。在防汛救灾期间,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实施因灾临时救助2369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17.118万余元。
  产业融合赋能 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加强养老服务和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保障老年人生活,让他们尽享幸福晚年。
  “我们刚给凤州镇邓家台村的老人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安装了太阳能灯、坐厕椅和洗澡椅等。”凤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他们积极谋划并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主动上门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空间,根据不同需求,为他们在家里安装了部分居家生活设备,方便老人日常生活,累计为9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是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方便,目前,全市已完成适老化改造3730户,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性大大提升。
  我市大力改造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开展助餐服务。比如,凤翔区横水镇东白村开设了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每天为村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村民宁多祥说:“一顿饭才三块钱,有臊子面、米饭,好吃还管饱,村上这事办得真好。”今年以来,我市筛选18个村(社区)开展慈善家园与农村互助幸福院融合运营试点,探索助餐助洁助浴、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日间照料服务模式,还争取市长基金1614.7万元,用于消防改造和农村幸福院运营等。截至目前,全市1095家农村互助幸福院,二类院占比53%、三类院占比47%。针对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今年我市改造提升特困供养机构11所,新增护理型床位412张。
  在城市老年人养老方面,我市新建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个。在渭滨区清姜街道长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充分发挥长岭医院资源优势,采用医养结合的方式,为日托、全托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及心理辅导等专业化服务,现有专业工作人员14人、专业护理床位25张,每月日托的老年人达100余名,白天老人在这里享用可口饭菜并聊天娱乐,晚上再由子女接回家共享天伦之乐。宝鸡高新区先后投资建设了千渭上居社区、吾悦社区、平安路社区、和谐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今年,市民政局新成立了老龄工作科、养老产业科,正科级独立运行的宝鸡市养老发展综合服务中心获批,出台《宝鸡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6项,全面建立经济困难家庭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发放高龄补贴3.08亿元。先后组织开展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宣传活动和“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文化体育文艺展演活动,举办各类讲座、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次,文艺演出活动近300场次,绘画和书法培训活动近100场次,书画展览10余次,体育健身活动20多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特别在10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月”系列活动,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困难高龄老人近千名,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近60万元,举办健康知识普及宣传40多场、义诊活动10多次。此外,我市还组团参加西安第二届养老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2.6亿元,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健全保障体系  为未成年人点亮心灯
  “今年,我们共发放儿童福利资金2991.785万元,有效保障了239名孤儿、45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帮助91名孤儿大学生、184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圆了上学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民政局扎实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职能,积极发挥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以暖心的举措、有力的行动,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我市出台了《宝鸡市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代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完成流动儿童数量统计摸排,市县全面建立收养工作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办理收养登记19例。同时,完善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体系,建成市县级未保中心8个、镇街未保站113个、村(居)“儿童之家”282个,确保工作有人管、活动有依托。
  市儿童福利院是孤残儿童的温馨家园,通过孤残儿童的“养、治、教、康、置+社工”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和家庭带来了希望。一直以来,市儿童福利院坚持“虽非亲骨肉 依然父母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改造提升,今年完成了3A数字化档案室、康教活动室建设,下设的宝鸡儿童康复医院还依托各县区残联,为符合条件的肢体和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基本实现应救尽救。据了解,今年我市加快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陇县儿童福利院也完成了向未保机构的转型。
  广泛凝聚力量 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宝鸡市安徽商会组织部分会员前往凤县河口镇捐赠物资并到受灾现场协助救援,捐赠价值2.17万元的大米200袋、面粉200袋、食用油100桶;
  宝鸡上善公益联合会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希望军转团委托向渭滨区慈善协会移交2.78万元善款、1000份擀面皮;
  宝鸡慧芳公益发展中心向凤县平木、坪坎、河口镇发放米、油救灾套装共805份,向渭滨区石鼓镇捐赠面、油救灾套装256份……
  这是今年7月暴雨洪灾后,我市一些社会组织的行动。灾情发生后,全市多个社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捐款捐物,有的主动担当志愿者,为灾区群众送去关爱。
  据了解,今年我市新登记注册社会组织83家,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1家,全市现有社会组织6805个,其中登记管理社会组织2207个、社区社会组织4598个。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健全完善年检、等级评估制度,开展“定制式党课”44期,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一盘棋。
  我市大力推动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之中,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全市社会组织依托“五大行动”“寒冬送温暖”等活动载体,以全市521个脱贫村和11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为重点,聚焦发展产业、救孤助残、支教助学、关爱儿童、急难救助、志愿服务等内容,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对接、创新方式、优化服务,精准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活动。今年以来,全市408个社会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588场次,投入款物服务折合2250万元,受益群众约9.5万人。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在慈善组织的培育和管理上,我市大力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培育慈善组织54个,“慈善中国”平台信息公开率达100%。各级慈善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慈善模式、拓宽慈善渠道,不断提升慈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传播慈善理念,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
  持续优化升级 基本社会服务有温度
  走进位于陈仓大道理想共创文化科技产业园内的金台区婚俗文化展示馆,中式喜堂充满喜庆热闹的氛围,墙上不同字体、错落有致的“喜”字构成“百喜墙”。据介绍,金台区婚俗文化展示馆占地200平方米,展馆以婚俗发展为主线,通过6大类130余个婚姻家庭主题文化产品的展示与演绎,展现了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的婚姻历史溯源、婚嫁形式、婚服变迁、婚俗文化、现代婚姻家庭理念。“建设婚俗文化展示馆,也是为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号召大家互敬互爱,共同维护好小家庭。”金台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新设立公园式户外颁证点4个,办理婚姻登记1.5万对,其中“跨区域通办”2507对,金台区“婚俗改革”试点完成评估验收,全域发力、纵深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倾力打造婚俗改革宝鸡品牌。
  殡葬工作事关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市民政局以“服务民生保障、办好群众身后事”为己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节俭丧葬礼俗,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殡葬保障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使群众“逝有所尊、逝有所安、逝有所依”。今年,全市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10个,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遗体处理区、居家守灵区、火化区和祭扫区等主要功能区已建成投用。同时,我市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鲜花祭扫等绿色文明祭祀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让基本社会服务更有温度,是我市民政部门一直坚持的。今年,我市除了在婚俗改革和殡葬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外,还制定区域救助站试点方案,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救助遇困人员1277人;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辅具配置服务点达到307个,100个社区正在开展辅具租赁服务;大力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创设地名文创产品9类,国家地名信息库地名命名备案公告42条,采集上图地名信息7286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牌186块。
  时值年末深冬,我市民政系统在奋力谱写民生美好图景的路上一直前行。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即将到来的2025年,全市民政系统将继续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