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城管之窗
第07版:文化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90后”姐弟逐梦黄土地
偏远山村能靠种粮致富吗?
资产盘活 效益提高
全力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多云为主气温降低
优化资源配置 释放发展活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出版发行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偏远山村能靠种粮致富吗?
千阳县高明村40多户种粮大户因粮变富
本报讯(记者 周淑丽)偏远小山村,能靠种粮致富吗?地处千山深处的千阳县高崖镇高明村,全村只有251户群众,但种粮100亩以上的大户就有40多户,村民们的答案是:“种粮不仅能致富,还能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老雷60多岁,种了90多亩地,花20多万元买了一辆新式拖拉机;高卫军种200多亩地,帮两个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六组的杜利敏是‘90后’,种了100多亩地,平时在县城做生意,种地、秋收就回来……”盘点起村上的种粮大户,驻村干部罗晓平娓娓道来。驻村两年多,他见证了这个小山村因“粮”致富的变化。
高明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玉米品质闻名遐迩,在脱贫攻坚中,村上就鼓励村民种玉米,并向专家求教改良传统的种植方法。没想到,一年只种一季,效益反而比种经济作物更好。于是,村民们种粮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玉米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村上还建起了工厂延长产业链,做玉米锅巴、玉米酒,让玉米身价倍增,村民们也因种粮摘掉了“穷帽子”。
种粮如何能致富?罗晓平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会种地”,高明村没有一处撂荒地,不管是山峁上、房前屋后都种上了粮食,而且村上有一批种地能手,让山川地的玉米亩产达到近1000公斤。二是“慧种地”,虽然地处山村,但这里现代化农业水平却很高,玉米新品种多、村民自发购买现代化农机具多、种地的年轻人多,村上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80%。
种粮能挣多少钱?有位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玉米收入1500元到2000元,种百亩一年收入就达10万元以上,除了40多户百亩大户,村上种地几十亩以上的十分普遍。记者在镇上和县城走访时,还听到一些颇有趣味的故事。相关部门本想给个别看起来生活艰难的群众送温暖,一调查却发现,这几户“困难”的村民家存款超过了10万元。
“小雪”节气刚过,高明村1.5万亩玉米颗粒归仓。记者在村上看到,这里到处都是玉米垛、玉米山,玉米脱粒机、烘干机“轰隆隆”的声音此起彼伏,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