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何以为尊
郭明祥

  何尊,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而尊内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为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怀着虔诚的心走进了“何尊”的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泱泱华夏,国之重器“何尊”就出土自宝鸡。尊器造型典雅庄重,通体饰有四道透雕的扉棱,饕餮纹饰,卷角翘出器面,其纹饰繁缛华丽,工艺精湛。四道扉棱使器身极具立体感,有王者归来之气!何尊在漫长的地下“长眠”中,器身满是包浆与锈色。墨绿色的锈迹不但没有减少何尊的美感,反而锦上添花,那锈斑犹如一枚枚历史的印章,巧夺天工之美,熠熠生辉。
  1963年,何尊自贾村镇破土而出,几经辗转,被当时的宝鸡博物馆征集入藏。而直到10多年后,世人才破解出何尊“何以中国”的密码,它的风采把文物专家的眼球瞬间放大十倍百倍。何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其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的设计,加上腹足的精美高浮雕兽面纹和体侧的四道扉棱,展现出工艺的精湛和设计的巧妙。
  它从黄土高原中走来,从西走到东,漫过四季轮回。它在地下静静躺了三千年,默默地注视儿孙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建舍、耕作,五谷丰登伴着春花秋月,纵观华夏历史长河。小时候不懂,此刻我才突然明白,周人在青铜器上用文字记录文明,是多么伟大和了不起。那些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记录,更是西周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
  “何尊”出土比我出生早四年,仿佛是命运巧妙的安排,让我与这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青铜器有着不解之缘,让我终于有一个理由告诉远道而来的朋友,看“中国”为什么要来宝鸡。因为这里有“何尊”,有我们共同的根与魂。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可以触摸到文化的脉搏。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
  此刻,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静静注视着何尊,我仿佛看到了工匠挥汗如雨,手拉风箱,炉火正旺,他们围着土陶泥炉,衣衫湿透,粒粒汗水浸染饕餮脉纹。我被眼前的火树银花迷住,那光影犹如盛放于空中的璀璨烟花,炉膛内的铜液,是文明的曙光。是千年前的炉火点亮了青铜的史诗篇章。
  我瞬间泪目,不知今夕何夕。此刻,我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锤打声,清脆而有力,每一次击打都在诉说着匠人的执着与信念。这不仅是金属的浇铸,更是智慧与汗水的交响。我闭上眼睛,让心沉浸在这份历史的厚重之中,感受着那份跨越千年的共鸣。冶炼青铜的火光在西秦大地闪耀,和渭水一起流淌。
  何尊是青铜界的骄傲,是饕餮盛宴的主角,绿锈是它最华贵的衣裳,它无声地诉说着,带着几分庄严、几分淳朴、几多感慨……尊体的每一道纹饰和每一抹锈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我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件青铜器,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静静地躺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展厅里,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
  当我再次睁开眼,眼前的“何尊”已不仅仅是一件青铜器,它更像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创造的人。他们的身影在炉火旁忙碌,他们的笑容在铜液中闪耀,他们的精神在“何尊”中永存。这一刻,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能够站在这里,亲眼见证这份文明的辉煌而感到荣幸。
  除了华丽的外表,令它闻名于世的,是尊内刻着的122字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对大臣讲“宅兹中国”的训诰。何尊不仅是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等一系列活动的见证,还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段铭文表达了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站在何尊前,我思考着,目光紧紧锁定这件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青铜器,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敬畏,久久不愿离去。
  从博物院出来后,信步在渭河边上,看着那方“何尊”伫立在陈仓大地,于是赋诗一首:“何族铸尊赤练空,青铜烧铸中国魂。凤鸣西岐翔雍地,秦风引月三千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