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L7整车生产线 宝石机械员工组装试验钻机 陇县光伏发电项目 宝石管业工人检测并修磨钢管内壁 巨成钛业工人焊接钛管 西凤酒制酒车间 创新,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宝鸡,作为“一带一路”上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力,大胆变革、勇于进取,用创新让这座西部工业重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64件,充分彰显出“百花齐放”的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宝鸡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也提出,要坚定不移做强工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这更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来推动。
向新而行,攀高而上。且随着记者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宝鸡盛开的“创新之花”。
根深 孕育种子的创新沃土
初冬时节,漫步宝鸡。目之所及,不仅有层林尽染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创新带来的独特风景——
当你乘坐疾驰的高铁,惊叹它又快又稳,能在高速运行中创造出“硬币不倒”的奇迹时,你可知道,除了列车的高科技,也离不开轨道的精密,而其中的关键性降噪道岔,就是中铁宝桥的创新成果;
当你开着燃油汽车尽享驰骋的乐趣时,你可知道,我国实现万米深地钻探技术的核心钻机,就是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
当你仰望星空畅想载人飞船上的奇妙生活时,你可知道,神舟载人飞船的自主对接机构和空间站的结构环材、结构件、空间装置盒以及宇航员生活系统等所用钛材,都是宝鸡生产……
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万米深潜,这是来自宝鸡创新的力量!
宝鸡的“创新之花”不断绽放,缘于这片土地有着浓郁的创新氛围。
这是每一个“老宝鸡”津津乐道的故事:在宝鸡高新区马营镇南部靠近秦岭山脉的山沟中,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大批技术工人、知识分子、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就是“宝钛”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山沟里走出的“宝钛”,不仅带动宝鸡诞生了各类以生产加工钛材为主的中小企业500余家,而且“宝钛”和宝鸡一大批钛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用在了诸多“国之重器”上:“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嫦娥”工程、C919等重点项目工程都有宝鸡“钛”的贡献。
再说一个宝鸡普通农民的故事:他叫林纪功,眉县人,在给人盖房子的过程中,萌生了发明砖机的想法,经过不断思索和实践,最终成功发明了双螺旋制砖机,填补了我国砖机制造业的空白,并在1985年4月成为陕西拥有专利技术的第一批发明人。依靠这项发明专利,林纪功成立了宝深建材机械有限公司。在林纪功的带动下,该公司培养的100多名土专家取得科研成果46项,其中32项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权。
“宝钛”和林纪功的故事,感染带动了宝鸡一批又一批的“发明人”。第一台面皮机、第一台自动化砖机、第一袋即食猕猴桃……车间里的发明家、农民发明家、草根发明家等各行各业的宝鸡发明家层出不穷。
在宝鸡这片创新沃土上,有“宝钛”“宝桥”“宝鸡石油机械”等大型创新型企业,也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和民间发明人士,构成了高中低相互促进的立体式发明格局,带动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让整座城市充满活力。
秤,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物品之一。然而,在宝鸡发明达人王建军眼里,称重计量却是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
这个坐落在宝鸡高新区的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60余项国家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公司的新老员工都听过董事长王建军的发明故事,也经常听到王建军说:“创新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发明公路自动衡器起步,再由不断创新衡器的标准和种类而壮大,这是该公司30多年稳步发展的秘诀。创业之初,王建军就带着企业研发人员将研究方向定为公路自动衡器,公司发明的整车式、轴组式等公路自动衡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和公路治超领域,成为近年来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出入口治超和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主流装备。如今,作为国内动态称重行业的领军企业,该企业不仅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也让宝鸡的动态称重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谈到3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王建军说:“创新没有止境,企业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64件,同比增加1.828件。发明专利授权636件,同比增长165%,数量和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宝鸡“创新之城”名副其实。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
陕汽轻卡新平台焊接线 宝鸡无时闲青年酒业啤酒灌装车间 宝鸡中车时代专业化轨道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基地 西凤酒制曲车间 在采访中,一位在宝鸡发明专利行业工作近40年的“老兵”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悠久的历史早已为这座城市播下了创新的种子,厚重的工业基础丰富了创新的土壤,而火车为这座城市拉来了“天南海北”的思想碰撞,所以这座城市的人骨子里一直都有爱发明、爱创新的基因。
叶茂 敢于攀高的创业精神
“创新之花”,总是绽放在最陡峭的高崖之上。
正是因为宝鸡人有一种敢于攀登高峰的创新创业精神,才让宝鸡创新“枝繁叶茂”。
早在抗战初期,很多西迁的工厂和企业都选择落脚宝鸡,在这里孕育创新的种子。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期间,一大批国有企业落户宝鸡。而近年来,随着我市创新城市的深入推进,一大批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企业在宝鸡不断涌现。
“我是2005年来宝鸡创业的,宝鸡有很多老牌工业企业,产业链完备,可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四川人吴四建,与记者谈起了这些年在宝鸡的创业历程。他原本在国企有一份稳定工作,在闯荡诸多城市后,他把创业的基地选择在宝鸡,创办了宝鸡市博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并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初期,他带领团队利用4年时间,成功研发了八列对称平衡式大型往复压缩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后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吴四建带领企业研发团队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为这些支柱产业提供所需的压缩机,逐渐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宝鸡的专精特新企业。如今,他们公司研发生产的压缩机不仅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还远销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伊朗等国家。
深厚的工业基础、勇于创新的城市氛围,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宝鸡落地生根。
初冬的一场降雨,空气中吹来阵阵寒意,而宝鸡天联汇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却是一幅“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输氢非金属管材管径产品,由于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一上市就受到市场青睐,为公司赢得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伊朗等多个国家的大订单。
宝鸡天联汇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吴四建的创业经历有相似的背景,都是外地创业者在考察了诸多地方后选择了宝鸡这片沃土。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输氢管道却一直是制约氢能产业链的“卡脖子”难题。这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高压力非金属管道纯氢爆破试验,自主研发的高压输氢非金属管材管径和承压等级分别达到250毫米和6.3兆帕,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为我国大规模、低成本、远距离输送纯氢提供了重要装备与技术支撑。
“我们每年都要拿出5%的营业额用于产品的创新研发,而且与很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专门设立省级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加之宝鸡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所以企业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占领了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该企业负责人杨先生说。
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产业链企业破解高精尖“卡脖子”问题,我市已连续3年举办宝鸡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并围绕钛及新材料、传感器、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链开展科技服务,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有机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200家,全市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以及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突破“卡脖子”等创新技术:
宝钛集团子公司宝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锆—钢双层复合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核心部件——有载分接开关用真空灭弧室,确保了“西电东送”水电站平稳运行,而且新产品以长电寿命和长机械寿命的“双长”可靠性,让国外同行刮目相看;
宝石机械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的大锥度复杂异形环盘件旋轧成形新工艺取得成功,实现了国内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工艺的新突破,首次采用冷锻工艺,锻造稀贵金属“铌”,特殊材料加工技术实现“破冰”,填补了国内制造方法空白……
绽放 放眼全球的发展视野
“你知道吗?就这一份擀面皮上就有62项发明专利。”
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宝鸡擀面皮能够飘香世界,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烹调”。
在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快速发展的当下,宝鸡擀面皮早已成为“网红”美食。但擀面皮要保持原汁原味,就得当天制作当天食用,隔夜就会发酸发硬,口感骤降。为了让擀面皮飘香“世界餐桌”,宝鸡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延长擀面皮的保鲜期限。宝鸡“宝宝面皮”是一家备受市民喜爱的面皮店,几个年轻人把擀面皮当成自己的“宝宝”一样呵护,让“宝宝面皮”从一家小小的餐饮店逐渐成长为我市现代化大型面皮企业的佼佼者。为了用科技创新解决擀面皮的保质锁鲜问题,该企业邀请食品专家教授,并专门成立研发团队,建立了工作室,从原料、制作、口味等方面改进提升技术,实现了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保质期。其中,他们研发的“擀面皮非真空锁鲜发明技术项目”,在2022年宝鸡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
“擀面皮是自带流量的‘网红’食品,但是想把地方小吃卖到全世界,首先就要用创新技术解决储存期短和口感变硬的问题。”“宝宝面皮”负责人王毅告诉记者,“经过不断改良设备、不断优化包装环境,储存期和口感还原率这块短板终于被弥补,现在的宝鸡擀面皮最长可以储存180天,而且口感还原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有了创新技术的加持,宝鸡擀面皮出口订单剧增,销售额翻倍增长,国际市场逐步打开,2023年宝鸡面皮出口额总计达到6000多万元。“杂八得、宝宝、秦圣、岐正香”4家面皮企业拥有出口资质,每个月全市都会有3万至5万份面皮订单远销日本、新西兰、韩国等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宝鸡擀面皮的海外市场。
为何生活在内陆城市的宝鸡人有放眼全球的发展视野?可能跟这片土地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关。宝鸡地处秦岭山脉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必经过宝鸡;欧亚大陆桥上宝鸡承东启西,国家交通大十字宝鸡连接南北,造就了这里的人们早就有看世界的发展眼光。近年来,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宝鸡机场进入建设阶段,宝鸡人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在不断破局延展。
每年秋分时节,眉县金渠镇宁渠村的一片有机猕猴桃果园里,饱满圆润的猕猴桃“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果香。果农们穿梭于藤架之下,将成熟的果实熟练地从藤上摘下,分拣装箱。但不同于传统猕猴桃“吃软不吃硬”,这片猕猴桃收获后,可以通过“即食”技术,让顾客买到猕猴桃就能马上吃。
“硬着不能吃,软了吃不及”一直是宝鸡猕猴桃的痛点。
眉县齐峰猕猴桃外贸负责人鲁文博告诉记者,他们在做猕猴桃外贸出口时,就有客户对“硬着不能吃”提出意见。为了打开国际市场,2016年开始,眉县人就尝试探索猕猴桃即食技术,通过联动省、市各方技术力量,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技术支持,组建研发团队,着力攻克国产猕猴桃即食难关,直到2022年才真正突破了这一技术。即食猕猴桃的生产是通过变温等手段让猕猴桃进入后熟过程,使果实硬度变软,营养物质充分转化、糖度提高,达到可食的程度,也正是这一创新之举,让眉县猕猴桃敢于和世界猕猴桃巨头佳沛等少数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放眼全球的发展视野,早已让宝鸡人对标世界前沿技术领域生产好水果。如今,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2万亩,年产量53.9万吨,产品销往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80%的中小城市,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一片片翠绿的猕猴桃园如同镶嵌在关中平原的绿宝石,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硕果 亟须强化的产权保护意识
有人说,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一直是最大的难题,但在宝鸡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宝鸡的多项创新成果本身就是为生产服务的。这些创新的种子萌发在工厂、田间、车间,成长的果实也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所以转化率并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业界一致认为,当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份亟待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让很多宝鸡人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至关重要性。
宝鸡华光铸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专业致力于铸造用陶瓷浇道管、纤维复合型保温冒口、纸质浇道管研发和生产的企业。20多年来,这家企业先后获得4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为中国铸造协会会员单位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他们公司研发的铸造用纸质浇道管,获得宝鸡市首届高质量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生产铸造用纸质浇道管的国家。
但就是这样一家在行业内颇有名声和口碑的企业,有一天突然接到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寄送的“日本花王株式会社诉其发明专利权侵权纠纷一案”的传票和应诉通知书,指控他们公司生产销售的纸纤维铸造用浇道管等产品侵犯其发明专利权,要求他们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传票中所提到的这项技术正是该企业的获奖技术,并且因为质量优异、价格合理拥有广泛市场,怎么突然间就侵权了呢?
维权和应诉的过程充满艰难,宝鸡市知识产权局协调中国(陕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组织高校教授、业内知名律师、专利代理师等多位专家,在西安召开维权援助咨询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涉案产品是否落入请求人涉案专利保护范围做出了咨询意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方案。经过大量的事实依据,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原告日本花王株式会社自愿主动撤回涉案专利侵权起诉书,且承诺不再以涉案专利针对原告提起其他民事诉讼、不对涉案的无效宣告请求提起行政诉讼。至此,历时近两年的我市首起“涉外”专利侵权纠纷案,最终以双方和解结案。
“如果这场官司输了,我们公司就再也不能使用这项技术,企业的损失将无法估量,赢了这场官司也给了企业一个非常深刻的警示,就是一定要注意知识产权权益的保护。”宝鸡华光铸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新平感慨地说。
这场跨国的知识产权纠纷,不仅仅警示了张新平,也警示了宝鸡创新领域的很多企业和发明人。
宝鸡市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苟红东在业内工作30余年,他告诉记者,随着全球化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效能,积极推动综合治理,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和个人维权意识薄弱,认为纠纷解决起来时间长、成本高,甚至遇到侵权事件宁愿“忍一时”,助长了部分侵权行为。市知识产权中心一方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宣传,一方面通过加强新技术运用,建成宝鸡数字化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口审厅,制定专利纠纷检验鉴定工作规范,有力提升了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就是希望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我市部分业内人士也建议,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宝鸡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我市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的政策,希望好氛围可以激励更多企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更多的好政策,推动创新思维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风尚,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创新之“种”遍地发芽,创新之“花”绚烂夺目,创新之“树”枝繁叶茂,创新之“果”累累摇枝,期待“创新之城”宝鸡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照片由赵彬瑞、谢克强、赵志华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