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百姓关注
第05版:副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寻周记
第08版:寻周记
标题导航
|
周公:用道德保卫王权的政治家思想家
依托周秦伦理文化推进清廉宝鸡建设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周文化名家谈
依托周秦伦理文化推进清廉宝鸡建设
冯盛国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周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内容,政治清廉包含清廉政府、清廉官场和清廉官员三个层面。梳理青铜器铭文与传统经典,归纳概括周秦文化有关清廉的内容,能为清廉宝鸡建设提供优质文化资源。
周秦伦理文化的逻辑结构与历史特征
小邦周打败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由此引发了殷商统治权转移到周人的合法性问题。周人便对德的内涵进行改造,“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德从纯粹宗教的意义转化为政治伦理,官员的行为廉洁与否,均受到上天的监督。中国人没有宗教,其信仰系统是天道信仰和祖先神崇拜。民本就是以民众的需要作为政治活动的基础,政府要充分考虑民众的感受。孟子发展了民本观念,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发出轴心时代民本思想的最强音,充满了人文情怀和思想解放的勇气。德的三种形态是天道伦理、政治伦理和人生伦理,是周秦伦理文化的三个层次。周秦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根脉,以礼制为表达主体,其中德行成为非常重要的标准。
周秦清廉文化的评价主体与标准在廉政建设方面,西周统治者特别强调“天命”与“明德”“保民”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敬天保民”和“明德慎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西周时期,有“准人”之官,负责司法和政务监察。据《周礼·春官·小宰》记载,周代“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一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这里说言的“官府六叙”,就包含着对于吏治考察的六个基本方面。
周代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政府官员要多方听取百姓声音。官员贪腐将使整个家族钉在耻辱柱上。重建周代伦理文化,对于塑造官场文化、警示官员有一定现实意义。
对古人而言,为官乃至做人的最高目标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古人把三不朽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评价人生的意义。立德是道德修养,立言为著书立说,立功就是建功立业。古人认为立德最为重要,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生命是短暂的,但做到三不朽,就可流芳百世,超越短暂的生命,达到精神上的不朽。
周秦清廉文化的主要内容
毛公鼎铭文中“……母敢龏槖,龏槖乃侮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坠在乃服……”即不可中饱私囊,中饱私囊就会伤害鳏寡者的利益。《尚书·皋陶谟》中皋陶提到用来检验人的九种德行,通过这九德检验的人才能得到任用。“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认为,使具有这九德的人都担任官职,那么在职的官员就都是才德出众的人了。
《周礼》的“六廉”标准皆以“廉”为本,体现了作者施政重廉的思想,这里的“廉”可释为严峻、清厉,“善”“能”“敬”“正”“法”“辨”都是用来规范、纠正“廉”的偏失,希望做到内以刻廉、外示平和、廉平正直、不偏不倚,对官员的行为处事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提出官吏有五种善的品行:“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一是忠诚信敬,二是清廉不要诽谤,三是做事确实应当,四是喜事好的行为,五是恭敬多谦让。这五善虽然不能说是最完备的官员行为规范,却是由官方确立的最早的为官之道。
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个人清廉观念为政者要节欲戒贪。“枨也欲,焉得刚?”对于克制欲望,《论语·季氏篇》中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根据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特点和欲望,告诫人们克制的要点。
周秦清廉文化的特质与现代价值
传统儒家以“君父—臣子”表达“家国同构”的观念形态,实质上是由血缘关系来确立权力结构,在社会意识领域中,忠、孝合一。君子人格集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其包含的清心养廉、戒奢以俭、慎独自律等内容,正是新时代清廉文化的基本要求。“慎独”指人在无监督的状态下仍要坚守道德、谨慎不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官德修养需要我们做到一个‘慎’字,具体说来就是慎初、慎独、慎微。”明德慎罚、德主刑辅是周代政治伦理的原则,《尚书》也主张祥刑观,谨慎用刑、钦恤用刑。
“敬天保民”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演绎转化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原则。用肇始于周秦士大夫伦理塑造清廉好官,要求有学识、有德行、有操守、不营私、有抱负、有担当。重视用道德评价官吏的传统是周秦文化的底色之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自觉,理解先哲的良苦用心,把握传统官德的精髓,砥砺前行。
(冯盛国: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周秦伦理文化、族群交流与互动和国际关系与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参编《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