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扶风县博物馆馆长汪玉堂:
强化博物馆“以史育人”功能
汪玉堂讲解馆藏文物

  本报记者 王玲
  “博物馆只有不断强化‘以史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让文物‘说话’,从而体现文物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近日,扶风县博物馆馆长汪玉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将进一步探索宣教模式,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与深度研究,讲好文物故事,不断提升扶风作为文物大县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扶风县博物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11342件(套)文物,从其中遴选了300余件文物,举办了《古陶珍萃——馆藏陶器文物艺术陈列》《美阳藏珍——扶风出土西周青铜器精品陈列》和《鉴史流光——馆藏历代铜镜珍品陈列》等几个专题陈列。在展出的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周晚期周天子自作的青铜器物——㝬簋,该器物为周代第十位君主周厉王姬㝬为祭祀祖先时铸制,腹底有铭文12行124字。㝬簋是现知商周铜簋中最大一件,享有“簋中之王”称誉,是扶风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是国家一级文物和第三批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汪玉堂说,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文化教育的阵地,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扶风县博物馆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职能,线上开设了馆藏文物图文展和《扶博小课堂》《听我讲文物》等专栏,线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流动博物馆·六进”和研学教育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讲好文物故事,传承历史文化;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官方网站,开通抖音、学习强国等网络宣传账号,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网上了解和观赏宝鸡文物的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我们将继续深化对馆藏文物历史内涵和价值的研究,讲好文物故事,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汪玉堂坚定地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