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副刊
标题导航
|
中秋节
明月千古醉中秋
亲人在等待
又是一年中秋到
中秋月(外一首)
月饼(外一首)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2024年09月1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明月千古醉中秋
宋婷
中秋节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于唐朝初年定为全国性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多有祭月活动,日期一般定于农历八月十五,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一轮圆月,因中秋节而诗意厚重、风情万种,烟火人间也温情喜悦。天上明月圆,世间月饼甜。圆圆的月饼,欢聚的家人吃的是团圆、幸福和甜蜜。身在异乡的人,吃的是乡愁、是家的滋味儿。
皓月东升之时,浩瀚夜空澄澈明亮之际,诗人们也因这皎洁美丽的月亮情愫万千。
一千三百多年前,清高孤傲、风采盖世的张九龄,在大唐荆州城遥望月亮,挥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意境雄浑阔大、奇丽精绝又意蕴悠远的诗句,让那一晚的月亮辉映古今,诗句传唱千年,直击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中秋月儿落在庭院树梢上时,一院清辉里,诗人王建秋心似水、归心似箭的无可奈何。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客居秦州,对弟弟生死难料的忧虑思念,对家国的肝肠寸断与伤心哀恸。
明月夜,有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恍惚隔世;也有纳兰性德“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的悲怆。同一轮中秋圆月,让他们茕茕孑立的孤寂身影定格千年,诗句间满是他们对婚姻爱情缘浅情深的无限惋惜与哀叹。
写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估计也是想一个人静静怀念故乡吧。在这样的明辉曼妙之夜,把思念掰到心碎,把情兑到最浓稠,把酒喝到最酣畅,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对饮,欲消万古清愁。
中秋这轮明月啊,是千百年来人们亘古不变的美好寄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亦是浓得化不开,如放久了的蜜一样黏稠,甜味齁得腻人,又回味无穷。
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到中秋分外明。仰望明月,深深长长的思念已乘着铁轨绵延在无尽岁月长河里,人们奔赴在回家的路上,酣醉在千古明月的清辉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