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在《诗经》故里 汇聚文学之光
——陕西文学周活动侧记
儿童文学作家薛涛与宝鸡高新小学的学生们交流读书

启动仪式现场

与会名家与读者分享文学感悟

  “宝鸡是《诗经》诞生地之一,这里可谓是文学的源头……”
  “看中国,来宝鸡。这里有物质的美食,也有精神的‘美食’给人以滋养……”
  “我们齐聚‘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举办本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多位全国知名文学家,在9月10日启动的陕西文学周活动上,对此次活动举办地——宝鸡的由衷赞誉!
  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汇聚文学之光 照亮时代梦想——陕西文学周”活动于9月10日上午启动,在宝鸡持续开展4天。本次活动的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作协对陕西文学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活动在宝鸡举行,让众多名家感受到了宝鸡的魅力,同时也为宝鸡文学品牌增色。
  来宝鸡感受“诗与远方”
  9月10日上午的启动仪式,来自全省各地市作协、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文学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说,此次“陕西文学周”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提供向全国文学名家学习的机会,这是一场文学的饕餮盛宴,也是一次“汇聚文学之光 照亮时代梦想”的具体行动。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说,“陕西文学周”是陕西省作协持续多年开展的品牌活动。今年,“文学周”花落历史名城宝鸡。相信文学周的举办,可以让文学与文明彼此鉴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以高品质的文学志愿服务和公共文学服务,打造新时代文学的风景。
  宝鸡孕育了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标准和精神气质,这里景色旖旎秀美、文化绚烂多彩。近年来,宝鸡文艺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只要走进宝鸡,就一定能找到“诗与远方”。这次活动将提振宝鸡文学的创作活力、发展动力,催生更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作品,增强宝鸡文化软实力。
  这里是出文学名家的地方
  9月10日下午,在市区石鼓山会议中心音乐厅,举办了此次文学周的系列活动“我与文学结缘——名家读者文学沙龙”。
  在活动现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乔叶,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薛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沈念,这5位著名作家,与来自宝鸡文理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等,共赴一场有关文学、故乡、读书、写作话题的雅集。
  “宝鸡是我向往的地方。这里诞生了《诗经》诸多篇章,《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不仅影响自古至今的诗歌创作,更影响着文脉的发展。”关仁山热情地说,宝鸡的青铜器文化、礼乐文化、诗经文化等共同形成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人们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那种兼具纯朴、厚重、智慧、幽默、浪漫的文化氛围,影响了这里的很多人。所以在宝鸡,有红柯等一批享誉全国的文学名家出现。能在宝鸡这方文学的热土之上,与众多作家、文学爱好者相遇,这是文学给予大家的美好相遇。
  乔叶在谈到对宝鸡的第一印象时表示“非常美好”。她深情地说:“这里的风土人情、街边小公园、市井街巷等,很吸引我。我喜欢街巷间平凡人们的普通生活,他们的气息感动着我。”
  乔叶的故乡在河南,在谈到文学与故乡的关系时,她说,故乡是生长的文学、文学是精神的故乡。她儿时离开了故乡,后来开始的文学写作都是故乡给予的恩泽。文学是需要向“后”看的,需要回顾自己的故乡与生活,以此总结,才能让创作之路向“前”。
  “开卷有益”阅读滋养心灵
  在文学沙龙中,阅读与写作的话题不断升温。
  肖勤说:“我最初接触文学是因为孤独。儿时在乡村里,能接触外界的事物,是邮递员送来的报纸和书;听到的故事,是村里老人讲的。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乡镇工作,工作之余,是文学让我找到了宁静,给了我疗愈和滋养。我曾写过留守儿童、失独老人,并尽我所能为他们做了些许事情。文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薛涛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说,想传达给小读者们的是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审美以及深邃的想法。他笔下的故事,会穿越历史、穿越物种,因为万物有灵,想达到万物合唱的美好境界。他对现场的青少年们说,请多多阅读,“开卷有益”,不拘阅读什么品类的书。
  沈念谈到自己的阅读故事时说到,他曾拥有一个小房子——在厂里工作时的宿舍,一座大房子——厂里的图书馆,自己的青春是从阅读开始的,因为有了阅读,才激发了表达的欲望,由此提升了写作的层次和能力。阅读一位作家的书,就像阳光照耀植物,写作者会写出独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字,亦如同植物会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一样。
  市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贺雪利说:“能够参加这次陕西文学周活动非常荣幸,平时在多位名家的作品中与他们‘交流’,这次能够近距离见到他们,听他们的创作故事,让我更深地热爱文学。同时,多位名家都赞道,宝鸡是一片历史文化沃土。我生长在这样一片热土之上,更有责任用我的笔不断歌颂家乡的美。”
  9月11日上午,由李晓东、关仁山、肖勤、薛涛、沈念担任主讲的“文学照亮梦想”——名家公开课,分别在太白县、眉县、岐山县、宝鸡高新区、凤翔区同时开启,让文韵、诗情在西府大地上不断蔓延。
  寻周源秦根,赏山水美城。随后,与会者前往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宝鸡秦腔博物馆、宝鸡周原博物馆等地调研、采风,深入感受宝鸡历史文化之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