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走访企业 政法工作人员到企业调研 法官来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情况 项目警官护航企业发展(资料图) “园区+法官工作站”守护公平公正 驻天翔地泰公司的法治体检实践基地 项目警官在企业调研 本报记者 刁江岭
尽锐出击的项目警察、实干担当的检察力量、专业服务的联企法官、未雨绸缪的法治体检,陇县县委政法委统筹“公检法司”四支政法力量,围绕用心、用力、用情、用功、用劲“五用”发力,出台20条措施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威武雄壮的底气和实力,践行了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让“三个年”活动在全县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升级版“1260”擦亮平安底色
平安,是夜晚闪烁的警灯,点亮了百姓心中满满的幸福感;平安,也是一颗明亮的“定盘星”,护航着陇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加速跑”。
“毗邻河滩,没有围墙,194亩工地堆放着价值千万元的角钢,没有丢一块。有公安民警守护,我们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现在一期已建成投用,存栏奶山羊500只。”陕西宇农丰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陇县现代化奶山羊养殖场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5亿元,2022年底开工建设时,项目负责人冯军林曾担心建材被盗,陇县公安局派来两名“项目警官”,给冯军林吃下了“定心丸”。“刚开始,民警就住在羊舍旁的简易板房里,他们每晚巡逻,有力地震慑了盗窃犯罪,保障了工地财物安全。”冯军林感激地说,民警还帮他们解决了工地上一块红叶李种植园的征地补偿纠纷,最终结果农户、企业都很满意。
2022年,陇县创新推出“1260”重点项目警官制,即1个项目“定制”2名警官,履行巡逻防范、风险预警、警情快处、专案侦办、跟踪服务、协同保障6大职责,实现服务保障“零距离”“零事件”“零懈怠”。今年,“1260”有了升级版,采取企业申请、县公安局派驻工作人员的方式,双向奔赴,为3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派驻68名警察。
“‘1260’重点项目警官制是‘便企110’,先后为全县77个重点建设项目配备154名干警,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重点项目建设犯罪活动,成功破获了一批重点项目工地光伏组件、电缆被盗等侵财案件,打通了服务重点项目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公安套餐’服务。”陇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窦军红说。针对小微企业、个体户和农村集体合作社,陇县公安局聚焦“派出所主防”工作,探索出“三警三联六创”模式。按照“一村一民警、一辅警、一警务助理”标准,发展村组干部或德高望重的村民为警务助理,104个行政村捆绑包抓“三警”312名;通过警种联动、警辅联治、警民联防,打通公安内部警种壁垒,推动警辅一体、警民携手,催动警、辅、民实现“化学融合”;“三警”带领、“三联”协同,争创无电诈案件发案村、无涉毒涉赌发案村、无黑恶势力滋生村、无矛盾纠纷外溢村、无恶性刑事案件发案村、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村。去年,全县“六无”村占到60%。
今年3月,陇县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其中户籍、出入境、车驾管、公安行政许可等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并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新出台16条便民利企措施,成立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坚持高层次人才落户“零门槛”、涉企业轻微交通事故快办快处、轻微伤人事故“警保联动”等举措,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为企业提供出入境、户政、车驾管、印章等证照办理及行业行政审批服务137件,开展上门办证、上门送证服务60余人次。
法治体检为企业治“未病”
陕西天翔地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绿色建材的企业。“我们这个厂3个月就建好了,是集团里建设进度最快、技术转化最快、生产工人培训最快的厂,这得益于陇县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天翔地泰公司行政总监王小治说,去年10月,县司法局在天翔地泰公司设立法治体检实践基地,办成了3件实事。第一件,律师团队和企业法务进企业经营班子,从法律角度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各种销售合同进行把关;第二件,帮助企业制定了“不定时工作制”,并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备案,彻底化解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劳资纠纷;第三件,有100多家客户累计欠天翔地泰公司上亿元外债,长期不还,“法治体检”后,省市县三级律师联手,协助天翔地泰公司代理诉讼4件、起草律师函29份、审查合同30份,挽回(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去年,陇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体检”工作机制,整合全县律师、公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律服务团,下设“三组一专班”,选聘18名资深法律工作者,组建2个法律服务组、1个巡回法律服务组和线上法律服务专班,为全县重点企业提供企业用工管理、法律文书审查、财税合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6大类40项涉企法治体检服务。
3个法律服务组分别与17家重点龙头企业、15个重点项目结成对子,明确每个企业1名对接联系律师,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法律服务方案,出具法治体检报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例如,服务组为陕西建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出具的体检报告中,指出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等4个风险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去年以来,县司法局累计为26家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审查合同书等法律文书85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26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和氏乳业有‘世界羊奶加工样板工厂’美誉,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200多个乳粉商标,我们在和氏乳业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室,对‘和氏莎能’‘澳贝佳’等知名品牌进行全方位保护,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陇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剑英说,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县检察院还在中小微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咨询点,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了“压舱石”。
今年,陇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了“检察护企”工作专班,制定了《检察护企实施方案》,先后深入和氏乳业、众惠水务等15家企业开展“检察官进民企、服务零距离”,知识产权检察“护企业、助创新、促发展”等集中走访活动20次,帮助解决涉法涉诉问题6件。在调研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陇县人民检察院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服务措施,指导企业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方案》等制度文件。2023年以来,陇县人民检察院对4起盗窃光伏发电板安装工程案件快捕快诉,在办案中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针对发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提出完善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的检察建议3份。同时,深入开展涉经营主体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行政诉讼监督类案件1件,发出检察建议2份,均被采纳,有效促进了企业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园区法官司法服务“零距离”
去年3月,陇县人民法院驻县工业园法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工业园主干道全部是硬隔离,上下班期间,有的企业员工穿越隔离护栏过马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县法院及时会同园区管委会、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在主干道路为园区增设了道口,设置了交通指示信号系统,方便了企业员工过马路,消除了安全隐患。这是陇县人民法院实施“园区+法官工作站”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地处千河南岸的工业园,是陇县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园内有陕西恩达科技有限公司、宝鸡陇士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润海汇印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朝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72家绿色食品、新材料和新能源企业。陇县人民法院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指标,精准推出“园区+法官工作站”工作机制,选派15名法官与72家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近日,一个涉及3家企业的复杂合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工业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和秩序。前几年,闫某从宝鸡某物流公司名下租赁了工业园C区一处商铺,这家物流公司曾向闫某借款10万元未按期偿还,租赁合同到期后,园区物业公司要求闫某腾房,遭到闫某拒绝。一个租赁合同纠纷又衍生出一个借款合同纠纷,3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影响。园区法官工作站主动介入,开展诉前调解,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今年初,园区驻站法官了解到,一家小微企业因拖欠工程决算费用,被人多次上门追债,既影响了自身业务开展,又影响了工业园的形象和市场秩序。驻站法官、园区管委会人员联合进行诉前调解,最终法院为双方出具司法确认书,当天这家企业就支付了原告6.9万元工程决算费用及逾期付款利息。
诉讼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企业最终目的。作为矛盾纠纷“裁判员”,陇县人民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引导企业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实现了矛盾纠纷“零成本”解决;对于调解无果案件,陇县人民法院实行诉讼费减半政策,减轻企业诉讼成本;开通涉高质量项目诉讼纠纷高效衔接通道,实施案件繁简分流,进行快立、快审、快执,依法公正高效办理。今年以来,全县共审结涉企案件488件,调撤率53.89%,涉企收案数同比明显下降。
近年来,陇县人民法院围绕经营主体关切,先后制定了“园区+法官工作站”工作机制、“商会+法官”工作机制和主导产业诉讼服务点,实现对全县10镇11家商会、近百家企业全覆盖。法官们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主动对接商会、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进行法律风险预警、预测、预防。同时,“商会+法官”“园区+法官工作站”开展就地办案、巡回办案,让企业家亲身感知司法、亲近司法、信任司法,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用心、用力、用情、用功、用劲为各类经营主体排忧解难,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陇县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务实举措对接企业需求,努力当好护企“宣传员”“联络员”“安全员”,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企业的满意度,让护航更精准、让服务更高效,以高质量法治工作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