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开展业务研讨 主任带教查房 本报记者 温瑶瑶
如果人体是一棵大树,那么血液就如同传送带,将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大树,为大树带来勃勃生机,血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他们主攻血液系统疾病,不断打破临床壁垒,让许多血液病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这个科室就是——血液内科。
翻看血液内科的发展史,让人不禁感叹其发展速度:1999年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正式成立,2005年开展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18年由血液内科发起组建的西北地区首个地市级血液专科联盟成立,2024年血液内科入选第五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用25年时间,血液内科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战绩”,目前科室的整体实力已位居宝鸡市前列,尤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的特色治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血液内科,探析其背后的发展秘诀。
勇于创新 攀登学科新高峰
2005年,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顺利开展;
2013年,血液内科与介入科成功运用微创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获得成功;
2014年,开展的免疫吸附技术,开创了西北地区先河;
2014年,开展的造血干细胞微移植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技术,克服了骨髓配型、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等传统移植的难题;
……
一项项新技术的开展,彰显了血液内科的实力,从中也不难看出,勇于开拓创新是该科室不断壮大的秘诀之一。“血液遍布人体全身,病情瞬息万变,十分考验医生的医术。”血液内科主任郑引索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他们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作为打造科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攥紧“技术拳”,让多个新技术在市中心医院落地生根,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
60岁的张某是受益人之一。前段时间,张某出现头晕、上腹痛症状,就来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在就诊过程中,张某又出现失语,医生结合相关检查,诊断其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全身性微血管血栓,起病急,病死率高。”郑引索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人体的血液就像是一条河流,血栓会让血细胞瘀滞,从而限制或阻断血流,导致人体的肾脏、大脑等缺血。为此,血液内科给张某做了血浆置换治疗,为后期药物治疗赢得时机。
技多不压身。在攻克血液病这一道路上,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经过日夜攻关,他们目前已成功开展了干细胞移植、血浆置换、免疫吸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介入术等十余项新技术,并先后承担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863课题项目、中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特征的调查等众多科研项目,获益患者数不胜数。
其实,血液内科新技术的开展,除了医务人员有硬核实力外,也离不开相关仪器设备的辅助配合。在这里不得不提血液内科的“得力干将”——血细胞分离机,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密封无菌的管路里,分离和去除患者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然后再将正常血液成分回输给患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离机相当于一个筛子,将从患者身上采集出的全血通过分离机进行分离,然后再通过静脉通道输送给患者,经过多次循环,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就会被过滤掉。”郑引索说,血细胞分离机除了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外,还能完成血浆置换,这对重症患者大有疗效。除此之外,血液内科还先后添置了免疫吸附治疗仪、血液灌流机、千级无菌层流病床、超低温冰箱等设备,多项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让更先进更发达的医疗技术惠及于民。
资源共享 携手并进谋发展
历经25年,血液内科已成为宝鸡血液界不容小觑的力量。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该科室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还通过与上级医院联盟、帮扶基层医院,不断扩大“朋友圈”。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为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形成补位发展模式,跨区域血液专科联盟应运而生。2018年,由血液内科发起组建的西北地区首个地市级血液专科联盟正式成立。“血液专科联盟的32家成员单位,均来自省内外地市级三甲医院。”郑引索说,成立该联盟的目的是,通过专科之间的强强联合和抱团发展,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入,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天津专家的诊疗,这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也省去了看病求医的奔波之苦……”30岁的王某高兴地说。
王某之所以能在宝鸡看上天津专家号,得益于血液专科联盟的线上会诊。王某患有血友病,但其存在八因子抗体,这样的病例对于血液内科而言是首次遇到,科室制定的治疗方案到底适不适合王某,无章可循。鉴于王某病情的特殊性,血液内科借助血液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优势,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血栓与止血中心主任进行了一场线上会诊。会诊中,血液内科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并进一步明确了王某用药剂量及监测方式。
其实,对口支援也是血液内科的一项重点工作。早在2014年,市中心医院就与宝鸡市铁五处医院建立医联体,并选派血液内科骨干手把手帮扶指导。除此之外,血液内科还承担了实习生、见习生、规培生的带教工作,并且每周选派高职称医生下乡进行教学查房、会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带教帮扶不仅能让我们得到锻炼、提升业务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郑引索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血液内科在对口支援基层医院的同时,还用实际行动为患者争取到了最优质的治疗方案和福利待遇。2013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血液内科顺利通过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成为省内首家获此资格的地市级医院,主要承担各项国际、国内的新药临床试验任务。“血液系统疾病是一个‘长期工程’,患者需要常年服药,对于一些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药物临床试验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郑引索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不仅让一位因家庭困难、10年难以站立的16岁姑娘重新站立了起来,还帮助患有白血病的姑娘战胜疾病,送她到计算机培训班学习,让她掌握了一技之长。
暖心服务 让医疗更有温度
一家口碑相传、群众认可的医院,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有贴心的服务。一直以来,血液内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做优做精诊疗技术的基础上,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各类科普知识,还有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这个举措真是太暖心了……”说起病房走廊里张贴的健康宣教二维码,一位患者家属连连称赞。记者了解到,原来这是血液内科积极推行9S管理,改善就医体验的举措之一。9S是目前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服务、素养和满意。今年3月,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医疗机构率先启动9S管理服务提升项目,血液内科是第四批次打造科室,郑引索作为第一责任人,领到责任状后,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医护人员举行誓师大会,随后大家掀起“头脑风暴”,齐心协力对科室进行了地毯式、标准化打造。短短数日,改变看得见,血液内科各个角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原来裸露的线路、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等状况,通过改造后,文件夹被贴上标签摆放有序,走廊里还张贴了别出心裁的健康知识宣教二维码,科室环境不仅焕然一新,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血液内科成为第四批次9S管理科室银奖得主。
联谊会是架起医患之间的连心桥,血液内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联谊会,让医务人员与患者交友、交心。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血液内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谊会,20多名血友病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在生活中有时磕碰一下,都可能会造成骨折或血流不止,因此他们又被称为“玻璃人”。联谊会上,血友病联络员讲解了有关血友病的预防、保健及治疗常识,并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
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液内科最多的评价是服务周到。“突然下大雨,我还担心怎么去买午餐,多亏科室为大家提供了雨伞,虽是一把小雨伞,却让我很暖心。”一位患者家属说。为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血液内科配备了20把“爱心雨伞”,以供住院患者免费使用。与此同时,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血液内科还依照传统习俗,为患者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科室的关爱。细微之处见真章。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再冷冰冰地喊床号,取而代之的是“奶奶、大伯、阿姨”等称呼,“一天下来,收获最多的就是患者口中的‘谢谢’,听着心里也暖融融的。”血液内科护士长说。
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皆为可盼。下一步,血液内科将紧跟前沿技术,不断拓宽视野,尽全力攻破血液病技术难关,提高血液病患者生存率,让“生命之河”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