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看得见发展 记得住乡愁
——市人大常委会就我市抓县域经济促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侧记
  本报记者 李小玮
  8月21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对我市抓县域经济促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专题询问。14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2名市人大代表结合全市实际,围绕抓县域经济促乡村振兴工作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点对点问询,各部门客观如实应答。一问一答间,问出了民生关切,答出了责任担当,凝聚了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共识。
  焦点一 “千万工程”
  “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我市在推进‘千万工程’建设方面进展怎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永祥率先发问。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海斌回答说,我市出台四年行动方案,制定集中财力支持“千万工程”等5个指导性文件,20多个行业相继细化具体政策,形成“1+5+N”政策体系。构建投入保障机制,因地制宜完善建设方案,围绕村庄规划、人居环境、乡村产业等六大领域,细化明确41项建设指标,制定建设管理和验收奖励两个办法,压茬推进“四美一强”示范建设。围绕今年确定的41个省级示范村和114个市级重点村,市县各级聚合资源要素,狠抓示范创建,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村庄规划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我市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是市人大代表韩小兵的问题。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朱军说,我市在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基础上,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调整优化村庄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去年我市完成了206个村庄规划编制,今年我市计划编制村庄规划214个,目前完成前期工作的村庄88个,形成村庄规划初步成果55个。指导各县区尊重村庄肌理,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村落公共空间和村民交往场所,避免造成“千村一面”。
  今年我市遭遇暴雨洪灾,对农村住房安全造成一定影响。“请问住建部门如何实施农房安全质量提升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谆提问。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赵宝奇表示,将指导各县区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应保尽保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对于一般农户,协同当地相关部门制订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并积极实施。健全完善农房建设技术标准规范,推广运用新型装配式建造方式,提高农房建设品质;持续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提升农房建造和危房改造能力水平,确保建房质量安全。
  焦点二 县域经济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薛占斌提问。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勃表示,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十条措施》,坚持把培育壮大首位产业、支柱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抓手,各县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密切关注中省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政策动态,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中省各类涉农资金14.19亿元、省级县域专项资金7.98亿元,累计争取苏陕协作、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中省资金4.8亿元,乡村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我们了解到县域工业园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请问在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方面有什么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裴振强紧跟着发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巨绪昌回答,工信部门将指导督促各县区适时修编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园区主导产业及发展路径;为园区争取扶持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指导园区聚焦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梯队培育,形成园区之间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合理布局。
  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近年来,我市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落实落细“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事项清单,统筹推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围绕羊乳产业发展成效、白酒产业发展思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建军、王恩礼分别发问。
  市农业农村局是羊乳产业链建设的牵头部门。赵海斌说,我市扭住“提升奶源供给能力、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三个关键,出台乳制品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乳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配套出台市级扶持政策,全力推进羊乳全产业链建设。全市累计发展奶山羊养殖场户500余家,奶山羊存栏数和羊奶产量分别达到70万只、15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百亿元。
  “白酒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巨绪昌表示,工信部门将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西凤酒10万吨基酒、柳林酒业智能化白酒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建设凤翔区10万亩、周边县(区)10万亩优质凤香型酒用高粱基地,推进白酒生产、包材配套、酒旅融合“三链”协同建设,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促农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焦点三 公共服务
  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扩大就业总量、提升脱贫人口就业质效上将采取哪些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沈宝黎抛出问题。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永林表示,将积极拓展就近就业空间和外出就业渠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让农村劳动力享受便捷的就业服务;坚持结合县域发展促进产业就业、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群众实际开展精准就业帮扶、结合数字赋能创新打造“宝AI快工”就业新模式,提升稳岗就业实效。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各级政府和农村居民关注的焦点。“请问我市如何推进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后还有哪些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小良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宏发表示,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市现有镇卫生院149个、村卫生室1660个,覆盖全市99个镇、1164个行政村,15分钟城乡健康服务圈基本构建,能够满足群众就近医疗服务需求。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深化基层综合医改,加强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对口帮扶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请问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引导脱贫地区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农户’产业融合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情况如何?”“如何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问关键、问要害,答对策、答举措。会场如考场,充分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支持,对群众呼声的表达与回应。
  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在表态时说,市政府将坚持“4321”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培强壮大首位产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统筹推进城区、农区、园区、景区“四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关键在解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监督,把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效,助推宝鸡高质量发展。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