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保护乡音瑰宝 守好文化根脉
罗琴
  “额滴神哪”“美滴很”“侬晓得伐”……近年来,从《武林外传》到《山海情》,再到年初爆火的《繁花》,影视剧出现的方言在线上线下被广泛探讨。可以说,方言让影视作品更加“对味”。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保护并传承方言,才能更好地守住文化根脉。
  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我们推广普通话,不是不使用方言;而保护方言,也绝非拒绝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在促进区域交流、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大力推广、积极应用。方言是普通话的根,给普通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不仅丰富了语境,也为语言注入了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感。作为地域性的交际语言工具,方言适用于日常生活和非正式场合,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在恰当、巧妙的使用中,为保护和传承方言贡献力量。
  方言是联结乡情乡愁的纽带。“弄啥嘞呀”“你瞅啥”“好巴适哟”……这些方言口头禅,让人一听就能立刻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方言是渲染气氛、强化认同、拉近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个人踏入故乡的“通行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蕴藏浓浓乡愁的方言俗语,是无数游子的精神寄托,也是每个人心底最深厚的文化情怀。
  方言是解读古籍的金钥匙。比如陕西方言“咥”字在《易经》《广雅疏证》等古书中就出现过,至今在陕西方言中还保留着“咥”字的原音原义,常说的咥饭,就是吃饭的意思。还有“嫽滴太”一词,也源于古汉语中的“嫽”(美好之意)。这些词语的传承和演变,为我们深入理解古籍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研究古代汉语和方言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不仅如此,方言在推动城市文旅发展方面也在持续加力。当前,全国多地都在巧妙运用方言热词来盘活地域文化、带火地方文旅。比如西安的“李白对诗”等活动,让方言也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方言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我们要重视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政府部门可以广泛搜集资料,为方言建档;结合当地文旅宣传,通过戏曲演出、方言故事、方言短视频等,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