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跨省长线研学游备受关注 在市郊举行的研学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积极参与 自然探索研学课程受到学生们欢迎 我市获批的研学基地推出有品质的研学课程 利用暑期,让孩子通过实践去探索自然、增长见识、提升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是我市许多家长的期待。为此,今年我市各大旅行社、教培和托育机构等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暑期研学游项目,其中有不少新项目,以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目光,但家长的反应却不一样:一些对研学游感到新奇的家长期待值拉满,一些让孩子参与过研学游的家长却举棋不定,还有一些家长对研学游项目“认熟不认生”。供,很热闹;求,趋于冷静。我市暑期的研学游市场,似乎在今年开始出现拐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校园外的研学游,究竟如何研学?家长又该如何选择呢?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项目丰富 价格不菲 家长预期两极分化
“研学游路线优先推荐哪条?”近日,在市区大庆路某旅行社,家长刘凤和几个学生家长正打算组团报名让孩子们结伴出去“看世界”。刘凤说:“教育投资是我们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让孩子多开眼界肯定没错。”
记者走访了解到,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我市各大旅行社、教培和托育机构等,也都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暑期研学游项目。“跨省长线研学游问的人比较多,省内的主题游也比较受欢迎。”市区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小侯说,“今年推出的研学游线路增加到了10条,基本覆盖全国。”
在市区某个开展自然生命教育的机构,整个7月排满了5 个不同主题和营期的研学游项目,吸引了不少人报名,热度可见一斑。记者了解到,这种主题性的营地研学游,大多在我市各景区或相关机构的自营营地开办,因其课程具有系统性,许多家长都是“回头客”。
此外,市县周边的短期研学游近年来成为发展增长点,因其营期短、不外宿、主题丰富,非常受欢迎。“我今年给孩子报的都是一日游,可以让孩子有更多体验和尝试。”家长王静说。
据了解,这些研学游价格不菲,短期的如单日价格大多三五百元,长线则根据营期长短,价格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同质内容因机构不同,价格也有差异。
面对愈发热闹的暑期研学游市场,吐槽声四起,许多原本热衷于研学游的家长,今年却纷纷开始犹豫观望。他们,遇到了什么?
游而不学 执行缩水 一些项目体验不佳
“原以为收费高体验感就好,结果名校体验就是在校门口拍了张照,故宫和长城都是2小时结束。”家住宝鸡高新区的胡静女士说,她给孩子报了个7天的研学游,原本期待值拉满的研学游最终却流于形式,“全程赶路,没玩好也没学到啥。”
市民姜晓虹女士给孩子报了5天不住宿的近郊自然探索研学营,“说好的自然体验,结果就是拔草挖坑玩泥巴,感觉把孩子送到了托管班。”姜晓虹说。
宝鸡高新区丘先生给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在市区某景区举办的五天四晚封闭式研学活动,近3000元的收费,混龄班的设计,让大孩子去照管小孩子。“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班是个人租用景区场地办的,老师也没有配够。”丘先生说。
市民刘岩女士说,去年她儿子在研学游的路上被蜂蜇,“领队没带应急药品。”因为触到了其安全底线,这让追捧研学游多年的她一下失去了信心。
名不副实、执行缩水、安全有隐患……成为参加过研学游家长的集中吐槽点。为什么会这样呢?
良莠不齐 资质模糊 让研学游变了味儿
“与学校对接的研学游机构,需要由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联合确定资质,但对接市场的机构准入门槛比较低,旅行、托管、教培机构、农家乐等,都可以推出研学游项目,资质参差不齐。”在我市从事多年研学教育的刘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长线研学游套用的大多是旅行团的模式,全国招募、执行外包。因环节多、人员变动大,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就会比较多。而正蓬勃发展的近郊研学游,因门槛低,一些机构就把办过的户外文娱活动或夏令营内容稍加改变,名称加上“课程”二字,便披上了“研学的金光”。
记者走访发现,暑期研学游市场的从业人员里,有相关资格证书的较少,有幼儿园、教培、托育、拓展、旅行社等单位从业经验即可。
“什么是研学游?它不仅仅是开阔眼界,还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正向情感,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场能提升综合素质、寓教于乐的教学。从业人员需要有教育专业背景、懂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且具备一定的应急救护能力。如果把研学游当营利项目,忽视了教育的初心,那难免会变了味儿。”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马多秀说。
那么,家长该如何去甄别呢?
规范管理 构建智库 活动回归育人初衷
“研学旅行,旅行只是载体,研和学才是目的。”宝鸡市研学旅行协会会长罗亚莉说,“研学游就像‘移动课堂’,决定品质的核心因素是课程。”
那该如何杜绝家长频频吐槽的游玩式、观光式研学游课程呢?“教育部提倡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主旨是‘寓教于乐、立德树人’,育人是根本。”深耕研学领域的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杜力博说,“想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游,是需要为‘育人’搭建完整体系来支撑的,这个体系包括研学基地认证、课程设置、导师培养、线路设计、安全管理以及评价反馈机制等内容,目前这个体系正在日趋完善,但它针对的是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人员。”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获批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省级研学基地27个、市级研学基地 40个。不论是博物馆、民俗馆等文化场馆,还是太白山、张载祠等景区,或是长乐塬、农夫山泉等工业旅游基地,都设有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基地介绍和课程内容线上都能搜到,一些基地会在暑期提供研学项目,家长可作为参考。”杜力博说。
近期,市教育局还公布了首批《宝鸡市研学教育专家名单》,67位来自我市文旅和教育系统的中小学校长、资深教师、工艺美术大师、研学导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构建了一个集专业深度与广度于一体的权威智库,为我市研学实践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此外,宝鸡自然山水得天独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果这些资源能够深度跨界融合、相互加乘借力,形成互联互通的“流动”网络,就能让我市研学游业态的健康发展形成正向引力,推动它早日进入以教育为初衷、以规范为基石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