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周淑丽
  最近,眉县返乡青年张育和林斯佳夫妇扎根农村、服务果农的故事频繁在网络上刷屏。这对“90后”夫妻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很多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广阔乡村大有可为,是因为很多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我们要加大招引和帮扶力度,让更多像张育和林斯佳一样的“新农人”回到乡村,成为建设乡村的“兴农人”。
  加大招引力度,吸引更多“新农人”扎根乡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耕地种田需要懂得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有情怀、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扎根。近年来,我市除了张育和林斯佳外,还涌现了不少“新农人”,比如陈仓区的齐叶叶和齐昆姐弟、岐山的肖倩等,他们都发挥了很好的产业示范引领作用。所以要注重“新农人”的培养与招引,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引才回乡”的优惠政策,对愿意回到乡村的“新农人”在创业创新、技术研发、项目推进、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可以通过招才引智,用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前景吸引“新农人”来到宝鸡创业,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优化帮扶措施,帮助更多“新农人”实现梦想。“新农人”来到乡村,还要留得下、能创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兴农人”。近年来,我市在服务青年人创业就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比如连续多年举办创业大赛,给予优秀创业者奖金支持,还有无息贷款、创业扶持项目等方面的帮助,让很多年轻人在宝鸡实现了创业梦想,张育和林斯佳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尝试建立“新农人”人才库,并组建由机关干部、技术专家、社会组织组成的“帮扶团”,在政策解读、项目审批、技术攻坚、法律援助等多方面提供“点单式”服务,更好帮助“新农人”在农村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通过带动就业、产业引领,实现兴农、富农、强农的目标。
  希望的田野,是大有可为的热土。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新农人”走进乡村成为“兴农人”,用更多的新技术、新观念来描绘乡村的美丽画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