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宝鸡民宿如何更好地追逐“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都亚敏
太白县咀头镇一村子民宿风景如画

民居改造的民宿雅致惬意 赵志华摄

民宿里的露台视野开阔、温馨舒适

眉县一民宿的小院环境优美

  炎炎夏日,在绿荫环绕的乡间寻一处静谧、舒适的民宿,与青山白云、潺潺流水和鸟语花香为伴,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从容悠闲的田园生活,是多少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以近郊游、“微”度假、“慢”旅行为主的休闲度假游受到热捧,很多地方的民宿经常一房难求。我市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精品民宿,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流量”变“留量”特色民宿留住游客脚步
  位于太白山脚下唐镇的唐寻民宿被群山环抱,一座座独立的私汤温泉小院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民宿负责人吴盼介绍,这里共20间客房,周末经常被早早预订一空。来自汉中的游客姜迎迎表示,这里环境清幽淡雅,并且提供管家式服务,能让人彻底放松身心,值得一来。
  唐寻民宿以“秦岭山水 温泉康养”这一特色,把“流量”变为“留量”。而凤翔区雍州古镇上的一家民宿则以配套齐全、服务贴心让“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记者在这里看到,这家民宿有很多独立的仿古小院,青砖黛瓦、曲径通幽,美轮美奂。“我们共有50套不同类型的客房,节假日和周末经常是满客状态。”该民宿负责人说,今年端午小长假,民宿客房出租率在90%以上,其中有两天达到100%,营业额达23万元。有80%的游客来自西安、兰州、天水等地,其中回头客占到40%以上。
  去乡野间感受诗意的田园生活,在私汤温泉里卸去一身疲惫,躺在山水环绕的小屋里欣赏璀璨星空……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县域旅游优势资源,围绕周秦文化、秦岭山水、温泉康养等,培育打造了一大批个性十足、特色鲜明的民宿品牌。与此同时,配套的免费厨具、体验区、游乐区,以及私汤入室、围炉煮茶、露营烧烤等贴心服务,不断为民宿加分、“引流”,一拨拨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很多游客说,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会再来。
  美景变“钱景”“诗和远方”也能致富一方
  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公路旁一排时尚简约的民宿,在青山、蓝天的映衬下,美得像一幅风景画。有游客在网上评价说:“这里的民宿将‘隐世深山里,推门望湖水,开窗见青山,晨起闻鸟鸣,暮归赏落霞’的诗意生活变成了现实。”
  “我们村上采取‘农户自营’‘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形式,充分盘活农户和村集体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目前已建成见山、庐里、万疏等民宿10处,共138个房间,安置60名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塘口村村委会副主任芦宝太介绍,今年以来,村里的民宿已累计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余万元,群众在家门口稳稳增收。
  咀头镇副镇长陈桐告诉记者,除了塘口村,镇上白云村、梅湾村、七里川村的民宿也都吸引了很多游客。目前全镇有高质量民宿32处共52座,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
  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的云湾山居民宿,小院美景与秦岭的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煞是惬意。“我们对村委会旧址进行翻新,改造成民宿,还探索‘民宿+’的发展方式,配套有游泳、垂钓、花海、网红打卡地等项目,多渠道增收。”村党支部书记高红卫说,仅民宿一项,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在宝鸡,越来越多的精品民宿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家庭聚会、朋友相约的首选地。红红火火的民宿产业让民房变客房、家园变乐园、资源变资产,真正把美景变成了“钱景”。
  特点变“特色”差异化发展前景可期
  近年来,中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标准等,促进、规范和引导民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还积极开展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申报及宝鸡市旅游民宿名录库评定、组建民宿协会等工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民宿产业快速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民宿产业亦是如此。记者了解到,与一些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民宿发展稍显滞后,目前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特色不明显、内涵不丰富、品牌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把“过路客”变为“过夜客”,使“网红”变“长红”,激活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民宿产业大有可为。下一步,我市将完善规划布局,做大民宿基础,打造‘一县区一特色、一聚集区一主题、一幢一风景’的民宿产业模式。”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同志说,主要将根据各县(区)特色资源,支持金台、渭滨、陈仓和宝鸡高新区打造环市区旅游民宿体验聚集区;支持凤翔、岐山、扶风打造文化体验、休闲农业旅游民宿体验目的地;支持眉县大力发展生态体验、农业体验等特色旅游民宿体验区;支持太白、凤县打造秦岭深处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特色乡村旅游民宿;支持麟游、千阳和陇县充分挖掘县域旅游优势资源,个性化、多元化推动民宿发展。同时,加强品牌培育,强化宣传营销,推动融合发展,争取到2026年底,全市培育形成5个以上民宿经济发展示范点、10家全国等级旅游民宿,旅游民宿数量达到150户,乡村民宿合理增加,让民宿产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拥有十多年民宿经营经验的市民龙洪涛认为,文化内涵是民宿最重要的生命力。他建议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推动非遗技艺、文化展演、文创产品等在民宿进行项目展示、互动体验,推介、促进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凸显民宿的艺术品位和乡土人情味,让游客更有记忆点。
  “想让人从到此一宿转为经常光临,一定要通过‘民宿+’探索更多深度体验。”我市“90后”旅游爱好者王建利认为,民宿要立足当地特色打造专属的品牌IP,尝试“民宿+节庆”“民宿+采摘”“民宿+研学”等模式,开展多元业态经营,延伸产业链、增强价值链,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而独特的旅游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民宿产业要想发展得好,还必须从特色风格、整体品质、细致服务等方面巧构思,在强化监督管理、促进规范化发展上出实招,使民宿托得起游客的乡愁,留得住过客的脚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宝鸡特色民宿正以最美的风景、最浓的乡情和最深的情怀,为游客安一个舒服的“家”,为生活打造“诗和远方”,为乡村蹚出一条致富“大道”。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为资料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