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宝鸡高新区天王镇寨子村:
周礼之风传千年
文/图 本报记者 罗琴
记录武吉传说的石碑

寨子村秦腔自乐班成员正在练习秦腔表演

村民在新戏楼前观看文艺演出

寨子村的姜太公庙也叫“疙瘩殿”

  寨子村为何过去叫集贤村?“疙瘩殿”流传着关于姜子牙的哪些故事?孝子武吉与石碑里的“一担窝”有何渊源?……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渭水南岸、伐鱼河西的宝鸡高新区天王镇寨子村,探访那些关于西周时期礼遇、诚信及孝道的人文传说。

  礼贤下士 老村名彰显文王仁德
  “据村里老一辈人说,村子在西周时名为集贤村。”当记者问到村名的来历时,村里的退休教师、今年71岁的杨志科说,传说,周文王曾在此邀聚贤德之士,并商量访聘姜子牙一事,村子因此而得名。
  说到周文王和姜子牙,杨志科带记者来到村庄北边的一座院落前。走进大门,几株松柏格外青翠,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门匾上书四个大字“姜太公庙”。“我们当地人把姜太公庙叫作疙瘩殿,这座疙瘩殿是1993年扩建的。”杨志科娓娓道来,相传,周文王访聘到大贤姜子牙后,请他坐在车上,亲自拉着他走了800步。走到如今疙瘩殿的位置时,拉车的绳子断了,周文王就在绳断处打了个疙瘩。姜子牙说:“你拉着我走了800步,我就保你江山800年。”巧合的是,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周王朝存在了将近800年。为纪念周文王和姜子牙,人们在当年周文王给绳打疙瘩的地方建起了疙瘩殿。
  “虽然都是传说,但村民世代引以为豪,也将崇贤尚德之风不断发扬光大。”该村党支部书记冯雅明说,全村2000余人,村民纯朴善良、互助互爱,民风向上向善,村风文明和谐。近年来,村里涌现出唐勃华、王红涛等道德模范、标兵典型,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冯雅明告诉记者,三国时,集贤村改名为寨子村,村名延续至今。《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北伐时,假意从斜谷道取郿(今眉县),让赵云、邓芝抢占箕谷,吸引魏大将军曹真率重兵防守。“箕谷”指的就是今天的伐鱼河谷,而箕谷之口就是寨子村,在当时可是咽喉要道。
  杨志科说:“相传,当时赵云、邓芝就驻扎于此迷惑魏军,并在疙瘩殿所在的最高处设立瞭望台以观敌情。于是,人们将这个村子称为蜀寨,后来慢慢叫成了寨子村。”
  画地为牢 老碑讲述诚信故事
  “提起笔来碑前描,过路君子用眼眺,要知此地真景况,碑后先看一担窝。此是先年十里碑,光绪三十年冬月上。”在村口的一棵大柳树下,立着一通矮小的清代石碑。经过120年的风雨冲刷,石碑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冯雅明说:“这通石碑记载的是西周大将武吉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这里也是家喻户晓。”
  相传,集贤村有个名为武吉的青年,是姜子牙的徒弟,他以打柴卖草为生,赡养母亲。他的担子很重,甚至能在石板上压出窝来。有一天,武吉担着柴草来到西岐城售卖,翻转扁担时,不幸伤了他人性命,于是周文王画地为牢,囚禁了武吉。武吉很讲诚信,坐在圈里不逃跑。三天后,他担心母亲年老无人照料,这才放声大哭。周文王明察秋毫,放了武吉。武吉回去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姜子牙,姜子牙对周文王心生敬意,于是才有了后来周文王访聘姜子牙的故事。冯雅明感叹道:“周文王以德为贵教化民众,社会秩序井然,而武吉善良、勤劳、孝顺的好品质,也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弘扬。”
  “不少人慕名来我们村子,都为了看看柳树下的这通石碑,碑文言简意赅,讲究押韵,撰文者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一定是位崇德尚礼、热爱家乡的文化人。”冯雅明说,周文王、姜子牙和武吉的传说故事,让村子的历史文化变得更加厚重。
  吼秦腔 敲锣鼓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寨子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座上方刻有“人民影剧场”的戏楼格外醒目。据村党支部副书记韩社梅介绍,一直以来,村上都有演唱秦腔的传统,后来,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演出频次越来越高,原有的戏楼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于是,上世纪80 年代,村上建起了这座新戏楼。“新戏楼舞台上的秦腔演出、纳凉晚会、文化惠民活动等,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韩社梅说。
  杨志科补充道,1963年,村上成立了寨子村剧团,后来演变为自乐班。如今,全村共有3个自乐班,吸纳秦腔爱好者近百人,文武场面都能演。“胥菊肖在《三娘教子》中演不爱念书的薛倚哥,六十多岁的人,一蹦一跳活脱脱像个顽皮的孩子;邹桂香饭前饭后都学戏,把一折戏里每个角色的唱词都能记住;王盛录参加过省电视台举办的秦腔大赛,还拿过奖……”说到村民们对秦腔的喜爱,杨志科滔滔不绝。村干部为了鼓励村民唱戏,免费提供排练场地,还配备了鼓、锣、梆子等乐器。
  除了秦腔唱得好,寨子村的百人锣鼓队也小有名气。“团队中有老人、有壮年,还有年轻娃,大家统一着装后,那阵势也是相当壮观的。”韩社梅介绍说,村上的百人锣鼓队经常受邀到周边县区进行巡演,上百人的队伍敲打出震天鼓乐,非常精彩,不仅吸引了男女老少前来观看,还展示出寨子村人的激情和自信。“未来,我们还要在发掘村庄历史文化方面下功夫,让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要更好地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冯雅明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