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
共倡婚俗新风尚
废弃矿区披绿装
浮萍连片生长是否影响水质?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优质服务贴心 企业发展舒心
反诈宣传进企业 安全防范入人心
捡到“百元美钞”上交 细看原是影视道具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共倡婚俗新风尚
——陈仓区开展婚俗改革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李一珂
民政工作县区行
从曾经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婚宴,到如今的文明简约婚俗和集体婚礼,陈仓区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走进陈仓区,了解他们婚俗改革工作中的亮点。
“看,这就是我们村上的新风堂,村里一些年轻人在这儿办婚礼,不仅省钱省事,还很有意义呢!”在陈仓区东关街道巩家泉村的新风堂门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平向记者介绍说。新风堂是由村上闲置的旧礼堂改造而成,村上出资将其重新粉刷,贴上壁纸,安装了LED大屏和音响等设备,添置了桌椅板凳。村民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设施,在这里举办宴席。一开始村民并不愿意在新风堂办宴席,认为排场不够。随着村上党员干部带头,还有乡贤能人挨家挨户宣传,大家的思想也改变了。有人说:“村上免费提供这么好的场地,咱村里环境又好,在家门口办宴席也挺好的。”还有村民说:“婚礼花销大,其实都是为了面子,不如把钱省下来,给小两口作为新家的启动资金。”
其实,婚俗改革,改的就是思想观念。要让群众接受,就要从小事入手。陈仓区15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将文明婚俗和婚丧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对彩礼金额、婚车喜宴、人情随礼等制定合理标准。各村还设立婚姻辅导员,倡导群众喜事新办、简办,通过举办文明高雅、内涵丰富的公益性集体婚礼、军人婚礼、慈善婚礼、纪念婚礼等特色婚礼,让婚俗礼仪更加简约文明。此外,陈仓区各个责任部门同频共振、合力共治,建立了体系顺畅、制度完备、内容丰富、措施有效、管理有方、保障有力的婚姻管理服务机制体制,促进了婚俗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近年来,陈仓区民政局将婚姻登记机关打造成为酿造甜蜜事业、构建幸福家庭的窗口。他们投资32万元提升改造登记厅、办证厅、婚姻家庭辅导室、婚检室,并增设调解室、警示教育婚俗改革展厅,采取“法律专家+社工+志愿者”的方式,开展专业化人性化的婚前介入服务,这些都让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新人体验到满满的仪式感,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如今,陈仓区逐渐形成了移风易俗、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