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周风秦韵”氤氲黄浦江畔
——宝鸡文化旅游产业(上海)招商推介会侧记

    主持人介绍我市旅游资源和旅游引客政策

    宝鸡青铜器复制工艺品引来众人的目光

    独具特色的展品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人的关注

  本报记者刘亚媚 
  一百年发展看上海,五千年文明看陕西。当“东方明珠”魅力上海遇见“周秦故里”陕西宝鸡,这场南与北的相互奔赴,再一次架起了两座城市互动交流、合作发展的桥梁。
  5月13日,以“看中国,来宝鸡”为主题的宝鸡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城市宣传、景区推介、项目签约、宝鸡特色产品展览……本次活动虽然时间紧凑,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宝鸡的城市特色、优美景色、文化风俗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展示,吸引了120余家上海知名文商旅企业负责人参会,共探文明根脉、品周风秦韵、寻投资机遇、谈交流合作,推动宝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立足资源优势 推动文旅融合 
  宝鸡依秦岭傍渭水,山川秀美、风景怡人,既有北方城市的大气端庄,又有南方城市的精致匠心,厚重的历史文脉与磅礴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赋予城市迷人的气质。
  推介会上播放了宝鸡城市形象宣传片《风从宝鸡来》,高亢沧桑的秦腔,将人们带进了充满历史厚重和时尚动感的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市旅游资源和旅游引客政策,太白山旅游景区、法门文化景区、周文化景区、关山草原景区进行了沉浸式宣传推介,带领现场嘉宾领略宝鸡“四季皆可游、无处不美景”的绚丽风采。
  近年来,我市依托自然风光禀赋和历史人文底蕴,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兴商、商体联动”的思路,大力推进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促进政策、资源、项目、活动、品牌等各方面互通互融,打造西部地区文化强市、丝绸之路旅游名市、关天经济区消费都市和全省精品赛事重要承办地,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引客入宝”旅游奖励办法,设立了1亿元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来宝鸡投资兴业,从新设立企业纳规、从事文旅新业态、组织游客来宝、投资重点文旅商贸等多个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让企业家得实惠,让宝鸡得发展。
  景点人头攒动,辣子火锅店顾客盈门,城市马拉松赛人气爆棚,演唱会上座无虚席……随着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持续推进,宝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人气更旺、旅游更火,也显示出了宝鸡推进文旅融合的极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本次招商推介会可说是乘势而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让更多的人认识宝鸡、了解宝鸡,来宝鸡赏美景、品美食,感受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二级巡视员陈晓云在推介会上说,宝鸡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很符合当下深度游、人文旅游、个性游的趋势,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旅客输出地,上海人可能是最喜欢出去旅游的。两地通过有效的精准对接,必将催生更旺的文旅消费,同时进一步加深了解,探索更多合作发展的可能,共同书写合作交流新篇章。
  上海元合集团董事长马成樑在发言时认为,旅游业目前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这几个城市接连“出圈”,而根据他们调查,消费人群的中位数大概是24岁,所以做旅游要及时把握变化趋势,打造新的空间,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宝鸡文旅的发展水平很高,他对宝鸡的发展充满信心。
  以文化为魂 以项目为要
  项目是带动发展的强引擎。近年来,宝鸡始终把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文化强市,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在本次推介会上,宝鸡市委宣传部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宝鸡城市品牌推广合作协议,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大商汇产业平台签订了宝鸡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合作协议。我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提早准备,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策划了一批文旅项目进行宣传推介。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二期项目、宝鸡姜太公钓鱼台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中华石鼓园区域夜游光影秀打造项目、雍城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石头羌寨改造提升项目、童山古城开发建设项目、石鼓·羽阳里项目等13个重点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亮相,吸引了客商的广泛关注。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传承产业园、文旅商业街智能配套设施、凤凰山生态休闲度假区、臻胜合鑫智能包装、中构合泰·太白山健康谷、天马演艺剧场建设、YW假日酒店运营等7个项目现场签约。
  近年来,我市文产之花次第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同向发力,越来越多的文产项目开花结果。此次签约的项目,将为我市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何以中国”宝鸡青铜文创展、“宝地寻宝”宝鸡特色品牌展同期举办。从青铜器物到青铜刺绣,从凤香美酒到西府美食,独具特色的展品让沪上氤氲周风秦韵。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上海企业和投资人的关注,为宝鸡文旅资源挖掘、文化价值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换,把宝鸡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要素富集、服务功能完备、时尚魅力独具的文化旅游名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