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大国工匠”大有可为
孙海涛
  农历新年在即,喜讯传来:在京举行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宝鸡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宝鸡文理学院杰出校友苏权科,与其他8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同台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这不仅是苏权科个人的高光时刻,对于老牌工业重镇宝鸡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举世瞩目的雅万高铁上,时速350公里的白色“长龙”风驰电掣;世界屋脊上,青藏铁路直上天际……宝鸡工匠,都在这些世界闻名的超级工程中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些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说起来,宝鸡工匠在业界赫赫有名。有名的并非只是他们高超的工艺和技术,更因为他们凭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锤万凿若等闲”的追求卓越,坚守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深植于骨子里的信仰,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有梦想、肯奋斗,在新时代的今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事事都能干到极致。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舞台。以宝鸡来说,电焊师傅王汝运可以“焊”成全国劳模,机床试车工杨忠州能登上国家领奖台,数控车工王惜平能荣登“三秦工匠”……这些工匠都是从学生、学徒一寸一进,一步一前成长起来的。
  实际上,这种成长的历程与中国古代“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不谋而合。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庄子》中记载“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工匠王叔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数据显示,目前宝鸡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6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5%以上。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艺的积淀,这些人中必将绽放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