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陇县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饲养员给产羔的羊加料

    下凉泉村直播带货室

    村民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本报记者 宋文君 实习生 王怡慧 刘雨薇
  寒冬时节,在广袤的陇州大地,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大棚里,羊肚菌、平菇、灵芝迎来新一轮采收;养殖场里,一只只奶山羊膘肥体壮;在白墙黛瓦的新农村,村民们坐在冬日的暖阳下拉着家常……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图景在这里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近年来,陇县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在推动产业和生态深度融合上打造了极富特色的“陇县样板”,2022年被批准创建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首位产业全链条发展
  1月8日,在位于陇县城关镇北关村的陇县会军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场里,王会军夫妻俩正忙着给生完小羊羔的母羊加餐。“最近羊场进入集中生产期,昨晚上生了15只小羊羔,我们羊场也实现了自繁自养!”
  谁能想到,这个拥有近千只奶山羊的规模养殖场,从起步到发展才短短5年时间。王会军的妻子朱亚娟说:“以前,我们两口子常年在外务工,不能陪伴父母和两个孩子。2018年,得知县上支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后,我们决定回家养羊。在县农业农村局、畜产局的帮助下,我们建起兽医室、挤奶厅、产房;添置了挤奶机、冷藏罐、运输车等设备。2023年养殖场收入达40多万元。”
  奶山羊产业是陇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老百姓对奶山羊产业有感情、有经验,产业发展有基础。从2014年起,陇县就把奶山羊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聚力打造百亿生态乳都的发展战略。十年来,中粮包材、飞鹤集团等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峻成智慧、大地有机肥、关山乳饮品等一批延链企业蓬
  勃发展,带
  动冷链配
  送、仓储物
  流、电子商
  务等相关
  产业异军
  突起,吸引
  2.4万群众
  在各链群就
  业。在奶源建
  设中,以养殖规
  模化、标准化为抓
  手,实施百万只奶羊
  发展计划,已形成4个万
  只羊场为引领、40个千只羊场为示范、140个家庭牧场为主体、2200余户分户扩群户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在陇县和氏乳业集团,3.5万吨智能化婴幼儿羊奶粉生产线、2万吨特殊医药配方羊奶粉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产,中高端产品的问世,引领陇县羊奶粉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目前,陇县鲜奶年产量达11.2万吨,奶粉加工能力达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72.4亿元。
  生态融合高标准推进
  沿着关山旅游快速干线一路前行,进入天成镇马曲村地界,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白墙,墙上“全国绿色小康村”的红色大字十分醒目。顺着宽阔的柏油路绕村进组,村口的柿子园里,一抱粗的柿子树比比皆是,走进村庄,白墙黛瓦、仿古民宿、玻璃栈桥,无不衬托出这个百年老村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在陇县,像马曲村这样的美丽村庄还有很多,且各具特色。围绕羊乳、苹果、核桃、蜂蜜、食用菌“陇县五宝”,陇县积极实施“产业+”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陇县按照“逐组推进、整村改善、整镇提升”的工作思路,制定“七有四无”村庄内部整治标准,清理“三堆”,转运生活垃圾,拆除旧烤炉、残垣断壁等。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陇县结合不同地理条件,探索出一套符合各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新模式。为了解决曹家湾镇曹家湾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问题,陇县建起了首个中水全面回用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中水用于道路冲洗及景观用水等,实现了农村中水全面回用。“有了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到管网,村里臭味没了,生活环境好多了!”曹家湾村村民曹英说。据了解,陇县10个镇的11个污水处理项目均已完工,许多村庄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
  如今,陇县固关镇成功创建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天成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八渡镇创建为全国文明镇。在一批“国字号”村庄的带动下,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镇容村貌干净整洁、清新秀丽,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美丽家园。生态好了,环境美了,在此基础上,陇县大力发展森林草甸度假游、乳品工业观光游、奶羊农事体验游、田园乡村康养游、先秦文化寻根游,促进农文旅深入融合发展。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1046.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3.74亿元。
  乡村振兴高质量提升
  2018年,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有80多个适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而如今,这一不愿被下凉泉村人提及的事已成为历史。“这几年,每年都有10多个女娃嫁到我们村,村里月月办喜事、喝喜酒!”提起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葛建军喜上眉梢。
  下凉泉村因泉水喷涌而得名,全村3100多口人。按照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要求,下凉泉村坚持“党支部+X+农户”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一核三强五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看看,这是我们本地的槐花蜜,质优价廉,吃过就知道不一样!”在下凉泉村直播室,返乡主播张立和搭档正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据了解,仅通过网络直播,每个月就销售当地农产品6万余元。以前,当地优质农特产“养在深闺人未识”,缺少销售渠道,好东西卖不出去。如今,在直播、物流的共同促进下,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陇县,畅销省内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进一步实现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陇县按照“党建引领、集中优势、服务为本”的原则,依托产业链打造人才服务队,由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组成的“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全天候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组团式为群众、合作社、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对接基层一线,到田到户解决难题,有效实现了“人才选在产业链上、团队建在合作社中、服务抓在田间地头”。
  如今,发展产业已经成为陇县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该县创新建立“党建+产业振兴”模式,成立奶山羊和苹果两个全产业链党委及26个产业链党支部,引导332名驻村干部主抓产业帮扶,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以产业为“媒”,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羊乳文化,用新风正气涵养淳朴民风。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陇县以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为注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书写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陇县答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