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1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
忽记(外一首)
聚焦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
秦岭雪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焦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
杜学文
审美形态:文学要努力推动现代审美体系的构建
中华审美具有独特的品格。它既强调人的内在感受,同时也重视审美的社会功用。对此,中华典籍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强调创作是由于创作者内心世界受到外在存在之物象的触动后形成的。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注重主客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了中华哲学认识事物的方法论,揭示了审美活动的多样性。它与只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忽略或遮蔽了事物其他方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如《乐记》就认为,音乐是从人的内心产生的,是“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正是人的内在世界受到了外在之“物”的触动,才能够产生音乐这种艺术。但是,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的触动是不同的。人的认知、心态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所以《乐记》又指出:“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就是说,那些先贤对人内心世界受到外在物象的触动而生发出来的情感是很慎重的,希望作品表达出来的心志是符合礼的要求的,其音乐是能够使人和顺协调的。他们认为,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一定的艺术规则与社会要求。“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乐能够体现礼,使情感的表达既符合礼的要求,又符合乐的规律,达到“皆得”的状态,就是“有德”,就是符合道之法则的。这种既强调内在情感的重要性,又重视表达的社会功用的审美要求具有极为深刻的辩证精神,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具有现代意义的生动表现。
中华审美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既对其他地区的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不断地借鉴了外来审美中于我有益的方法、理念,丰富了自身的形态,增强了发展的活力与审美的魅力。如“道”“自然”等范畴就深刻地影响了亚欧地区的审美。意象派诗歌就明确宣示要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唐诗的手法来改变欧美诗歌过于抽象的概念化弊病。同样,中华审美也大量地汲取了其他地区的有益成分。中华现代审美体系的形成必定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纳外来有益成分的转化与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梳理中华审美的基本形态、价值范畴、方法论,把握审美自身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辨析其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原因、规律,进一步打牢理论根基,增强文化自信。要认真研究梳理中华审美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贡献、特色,不能唯他人是从。中华文化中重感悟、重内心、重整体的方法论,中华审美中强调内在心灵与外在物象的相互作用,强调想象、意境、神韵等创作论,以及言志、美善、教化等价值论等,对今天构建中华现代审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研究梳理中外文化交流融汇中产生的新变化及其规律。特别是要重视中外艺术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及沟通互融、转化新变的理论基础、实践成效,以及相似或相近的现象。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地促进其转化新变,为我所用,使新时代的文学在文明的互鉴融合中显现出新的活力。
荣格提出了影响广泛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强调作家艺术家是“集体的人”,集体无意识是整个种族的“原型”,是“人类精神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是使作家艺术家与整个族群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艾略特则认为,诗人只有努力使自身融入到伟大的传统当中,才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他强调有一个包括一切不朽作品的文学传统,形成了完整的、可以吸纳新事物的不断变化的体系,个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其影响越是深刻,作家就越可能有成就。不论是从人类心理角度出发的荣格,还是从文化传统角度出发的艾略特,都强调作家艺术家个人不是孤立的,不可能脱离“集体”——族群、传统——已有文化的影响。这些论述虽然切入点不同、方法论各异,但都强调集体的心理记忆与传统的文化影响对个人创作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继承优秀传统,赓续中华文脉,深入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对中华传统审美的认知,在吸纳借鉴的基础上创造属于新的时代的现代审美形态。
艺术形象的塑造考验着文学的创造能力。文学要生动、深刻地表现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与进步,展现人民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形象。屈原的《天问》中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苦苦思索的“追问者”,是那一时代中国人探究世界本源、拷问人生价值的典型形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的萌动时代对人的价值、意义进行探寻的“苦思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们生动塑造了一大批思想者、实践者,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改革者”。进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日渐突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人物更加多样。他们体现着源于传统的现代特性。文学应该塑造属于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独特而典型的艺术形象。
中国文学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活跃。文学活动此起彼伏,文学形态更加多样,文学作品如花似锦。但是,在如此繁荣活跃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秀之作、高峰之作、划时代之作。要更加理性地思考在经过又一轮的译介、吸纳、借鉴的热潮之后,如何使外来艺术手法、创作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手法、理论范畴与审美形态。要更加有效地抵御市场的诱惑、利益的迷障,把情感与才华更集中地投入创作之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拓宽视野、提高站位、提升境界,在关注个人感受、命运与价值的同时,更加生动、深刻地体现民族品格、社会本质、时代精神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中华现代审美体系,是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立足中华美学优秀传统,继承中华美学优秀品格,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有效吸纳借鉴外来有益元素,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风范,形成富有审美魅力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这是文学创造者和理论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据《文艺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