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上街宣传反诈知识(资料图)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国信证券工作人员走访上市后备企业 本报记者李晓菲
2023年,全市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在经济主战场精准发力,实招频出、亮点纷呈,以金融之力为笔,描绘出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
全市涉农贷款余额首破1000亿元
金融棋活,全盘皆活。2023年以来,全市上下一心,从政府到监管部门再到金融机构,都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主动发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3年,我市围绕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汇编省市级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册,及时推送给银行机构,并积极举办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项目融资对接会。截至三季度末,全市银行机构共为342个重点项目企业投放贷款,贷款余额362亿元。此外,全面加强涉农、绿色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宝鸡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提升工作方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导向作用,助力企业向高能效、低能耗、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72.79亿元,较年初新增45.09亿元,同比增长42.77%。
金融之力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源泉、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石。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银行本外币存款4293.71亿元,同比增长7.9%,新增存款239.7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701.38亿元,同比增长10.6%,新增贷款257.37亿元(全省排名第三);余额存贷比62.91%,新增存贷比107.36%。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11.13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为6.2%。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3年10月下旬,我市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秩序成效显著,被省政府评为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市。
构建“政银企”精准对接新模式
2023年,我市金融系统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动力,不断拓展服务阵地、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构建“政银企”精准对接服务新模式,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真正实现了“银企”交流面对面,供需匹配更精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制定出台《宝鸡市金融业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稳增长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常态化政银企精准对接活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强化政策落实、融资服务支持等层面入手,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
企业有需求,政府搭平台,银行来助力,对接更高效!2023年,我市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展了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融畅工程,组织培训209场次,参训企业2574家,银行机构贷款授信合计231.61亿元,108家企业获得8.95亿元应急转贷纾困支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了“金融服务进企业携手助力共发展”活动,为300余户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培训,累计为我市18家民营企业授信15.1亿元。此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调研28次,组织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先后赴陕西鼎益钛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数十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现场对接交流,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达1135.86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为42%,同比增长10.4%,较年初新增109.4亿元,有效支持了民营经济发展。
2023年4月,全市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做法被省政府信息专报刊发,两次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10月下旬,宝鸡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做法在全省营商环境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创新金融服务打通融资“堵点”
创新服务,靶向施策!2023年,我市找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提升科技金融平台作用、强化融资担保支持等,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为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因轻资产、无传统抵押物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如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已成为我市金融机构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银行机构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科创企业“科技贷”、股权投资企业“投联贷”、上市后备企业“专项贷”等贷款项目已向我市70户(次)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54.14亿元;创新企业“E(易)贷卡”(西北地区首创产品)已发放132张,累计为企业授信10.83亿元;发挥企业税收增信作用,引导全市12家银行机构累计为2163户企业发放银税互动贷款39.2亿元。
科技赋能金融领域,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便利。2023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市发改委全面提升全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利用政务、征信、第三方信用大数据,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服务智能在线匹配。截至2023年末,平台已注册经营主体74680家、金融机构41家,发布特色融资产品216项,完成精准融资对接205.65亿元,发放贷款107.26亿元。同时,我市在全省首家信用促融资标准化服务大厅——宝鸡市信融服务大厅的基础上,又建成第二个市信融服务大厅——新建路厅,在部分县区设立线下服务窗口,并正式启用了市涉农信用融资服务平台,“宝鸡市金融大数据平台体系”日臻成熟,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破解企业融资难的强有力抓手。2023年,我市全面支持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资1.102亿元、达到7.765亿元,创新开发“科技贷”担保、“县域振兴”批量担保等业务产品,在保业务1783笔、1596户企业、金额49.89亿元;支持设立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宝鸡分公司,在陇县等5个县区设立办事处,创新推出“农担快贷”担保产品,新增担保额14.6亿元、在保项目总额16.6亿元,担保项目共4495笔,实现全市13个县区业务全覆盖,通过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杠杆”作用,放大了财政资金效能,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银行放贷“壮胆”
2023年,我市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运行良好,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水平,让银行真正做到敢贷、愿贷、能贷,有力支持了地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据了解,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市政府设立1亿元规模,首期出资2300万元,针对合作银行机构开展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本金或利息出现逾期,与合作银行机构按照2:8比例分担风险,通过政府增信方式,银行机构扩大了信用贷款规模,破解优质企业担保抵押难题。
我市对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支持的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制度。截至2023年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与14家银行机构市级分行、4家农商银行(信用社)达成合作,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后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等领域的企业,共800余户纳入风险补偿基金“白名单”库,银行机构累计为283户(次)企业投放信用贷款33.04亿元,有力支持优质企业发展。
资本市场按下发展“快进键”
2023年,我市坚持把发展资本市场和助推企业上市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3次带队赴深交所、国信证券等机构拜访交流,市政府与国信证券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交易所、证券机构合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扎实开展资本市场服务提升行动,组织召开上市后备企业培训会、“国防科技创新企业走进深圳”路演、“专精特新”企业专题培训会等;邀请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北交所西北基地金融专家到企业现场调研,为企业答疑解惑;组织企业赴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培训,以“一对一”的形式辅导指导企业30余户;联合陕西基金业协会、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等,先后开展“走进上市公司”活动、“阳光服务地市行”走进宝鸡活动等,宣讲对接上市公司再融资、企业直接融资业务。
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推动企业上市挂牌作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2023年,陕西瑞科已提交深交所第一轮问询回复,正在稳步推进;麦克传感在陕西证监局完成上市申报备案,进入上市辅导期;巨成钛业上市已完成尽调,正在整理账务,计划2024年申报北交所;鑫诺特材实现“新三板”挂牌,新增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3家。目前,全市共有上市、挂牌企业215家,累计融资170.3亿元。此外,我市29户企业入选2023年度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60户企业入选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库。
跨境金融创新激发涉外经济活力
2023年,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抢抓机遇,不断丰富跨境金融产品,全力支持涉外经济贸易发展,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1至11月,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跨境融资141万美元,为9家企业融资授信8098万美元,经营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推动3家银行机构和13家企业加入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办理相关业务1563笔,金额1.42亿美元;加快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全年办理全口径宏观审慎外债业务3笔,合计金额3093.1万美元。同时,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加大避险产品宣传推介力度,2023年办理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47家,外汇衍生品签约金额2819万美元,有效提升了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好差评”制度,坚持外汇业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外汇窗口服务满意度100%。此外,将跨境人民币业务与区域外贸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机结合,指导招商银行宝鸡分行创建陕西省“跨境人民币业务示范网点”,眉县创建“跨境人民币示范县”。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收付总额22.84亿元,为推进宝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金融支持。
回归保障功能交出满意“答卷”
2023年,我市保险业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保费收入总规模达84.26亿元,同比增长2.24%,赔款及给付总计31.71亿元,同比增长18.08%;全市农业险保费收入3.07亿元,赔款1.81亿元,赔付率59.13%。
2023年,全省第一单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成功落地宝鸡,这是我市保险行业又一创新之举,既降低了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又解除了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此外,我市中国人寿宝鸡分公司、人保财险宝鸡分公司等保险公司大力推广普惠保险,丰富社会民生领域保险产品供给,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全面、高效的保障服务。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开展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培训,组织对接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打造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序
2023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作出专项部署和工作要求;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题研究重点单位债务风险情况,组织研判形势、推动问题化解;我市制定《金融领域重点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切实推动金融风险处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先后赴重点开发园区调研金融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多次对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邀请专家来宝开展调研摸底,并提出“非标”债务风险化解置换方案;组织相关平台公司及金融机构召开金融债务化解协调会,协助化解金融债务风险;组织开展各项非标融资风险排查专项行动等,全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提升市级融资平台公司规模实力,打造市县政府谋划实施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2023年11月,宝鸡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对我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此外,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宝鸡监管分局挂牌;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加挂国家外汇管理局宝鸡市分局牌子,我市金融治理架构更加完善,有利于弥补监管短板,为我市全方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了“防火墙”。
优化支付环境做实服务保障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引导辖区金融系统推进支付系统建设,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切实保障支付体系安全运行。全面推进电子支付受理环境“双效提升”工程,在全市打造“一刻钟便民支付示范圈”10个,以金融科技激发消费需求;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积极开展农村支付环境数据分析系统升级改造试点,持续巩固支付手续费减费降费成果,常态化开展督查暗访,辖区村镇银行实际累计降费24.79万元,自主降费项目累计降费14.62万元,让支付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我市持续深化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落实、落细账户分类分级管理,聚焦存量个人账户,加强电信诈骗涉案账户风险管控。2023年对47303个个人账户实行了临时保护,柜面拦截异常开户和电信网络诈骗汇款49起,帮助群众避免经济损失453.95万元。
全面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
2023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赴各县区调研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情况,组织完成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及典当行年审,省市两级年度部门双随机检查,拟定《宝鸡市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全面提升地方金融组织动态监管能力和水平;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等专项整治活动10余次,解决各类涉金融领域违规问题,并利用“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等对涉金融企业定期进行排查监控,先后发出警示提醒5次,并合理出清不良企业2家;加大对县区业务指导力度,完善融资担保行业变更事项备案程序,审核融资担保公司有关事项变更、新设公司等事项,完成眉县鑫盛等小贷公司变更事项审核及批复,推进大盛典当行等行政许可证注销审核及批复,妥善处理小贷公司、典当行经营资格注销后续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妥善应对各类金融风险挑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参加轮训班、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开展基层调研,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及方案,把“解决问题”与“办实事”结合起来,规范流程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2024年,全市金融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发展大局,抓好“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引领,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完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突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两项特色,做好五篇金融文章,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和保障。